羋黍離 作品

第995章 通達饋運 泉州內亂

    蘇、楊二人之事,對於如今的劉皇帝而言,只能算是個小插曲的。漢初之際,曾經分掌權柄,在大漢朝廷呼風喚雨的兩個宰相,如今也只是兩個需要人同情,需要天子以一種憐憫的姿態予以赦除的衰垂老朽。

    不可否認,劉承祐確實已動了赦免二臣的心思,這對當下的劉皇帝而言,只需動動嘴就行了。並且,可以料想,公卿百官都會因為皇帝的“寬宏”而大加讚頌。

    當然,短時間內,劉承祐還是不打算將那二老召回朝廷的,時機不到。不過也不用等太久,南方一平定,他們就可以受邀參與統一的慶功宴了。

    劉承祐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這樣一個場景:恢弘壯麗的崇元殿內,功臣滿座,禮樂齊鳴,他劉皇帝則站在楊邠那老朽面前,一手持杯,一手指著一統的江山,平靜的問他:朕這個皇帝,做得如何?

    ......

    “潞州所奏,調發民力,開鑿太行道,你覺得如何?”崇政殿內,劉承祐如常與太子劉暘交流著。

    “通達饋運,加強河東、河北兩地的聯繫與交流,也是遵從爹爹開通道路的政策,兒以為可以批准!”想了想,劉暘答道。

    常年以來,由劉承祐主導的大漢朝廷,對於道路交通的改善,格外重視,不只有利於軍事、財稅的輸送,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繁榮。

    因為國家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在開封,在黃汴流域,再加上水患因素,朝廷大部分的人物力,實則都投入在水路改善、河渠疏浚上。

    不過,在陸路上,也不可能完全忽視,只是由朝廷直接主導比較少,大部分是讓地方官府作為,而中樞起審批、監督作用。雖然比較零散,但常年的累積下來,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比如太行道,自北向南,十多年來,大大小小的開路工程,也有五十三個,這還是在工部有記錄的,那些小打小鬧,動用人物力少的,則更多了。

    而橫斷東西的太行山間,那一條條山道,就彷彿一條條血管,被開拓疏通,成為連接河東、河北的命脈。到乾祐十三年,朝廷已開始使用火藥進行開山了。

    一直以來,軍器監都有在火藥的研發改進上下功夫,但是,皇帝只能提供一個指導性意見,或者說叫命令,讓他們想辦法提高火藥的性能與威力。而在實際的研究上,根本一點忙都幫不上,皇帝最大的作用,就是用行政命令鞭策,用榮祿鼓勵。

    在此前的戰爭中,漢軍沒有大量使用火藥武器,原因也很簡單,技術不算成熟,爆炸威力不夠,如果僅利用其燃燒能力,還不如火油彈,那威力可大多了,也好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