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298章 對党項策

    “李氏世居夏綏,恭順朝廷,守邊安民,功勳甚重,朕犒賞尚且不及,又豈有奪你封地之意?朕坐擁天下,四海八方,無不臣服,党項之眾,亦是朕的子民,自不會區別對待。你且安心,勿作他想,來一趟東京不易,你我君臣相見相識更為不易,多待一段時間,讓朕盡此地主之誼......”

    劉承佑是在萬歲殿接見李彝殷的,看著微躬著身體,小心翼翼站在下邊的党項老酋,以一種寬和大方的語氣,說著言不由衷的話。

    李彝殷此來,表現得尤為恭敬,未露一點桀驁之意,萬事皆依順劉承佑,讓他坐,都不願,說他只配站著應答。

    當劉承佑說完這番話後,李彝殷緊張的情緒稍作舒展,然而仔細體會天子的話,明顯還有挽留之意,這又讓他不得不有所警惕。不過,至少眼下,天子明確表示,不奪他夏州之地,那麼就還不到翻臉的時間,他可稍安心。

    等李彝殷告退之後,劉承佑也收起了虛偽的表情,呢喃了句:“縱朕有海納百川、包容萬物的胸襟,其欲背離,又焉能養虎為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向朝廷納稅服役者,又豈是朕的子民?”

    劉承佑這話,同樣顯示出他對定難軍的態度。身邊侍候著的,乃是盧多遜,自當年西使歸來後,這幾年間,他一直被劉承佑派做西北方面事務官。

    戍民的遷徙、邊情的調查、諸族的招撫,只要同西北軍政有聯繫的事情,都活躍著他的身影。北伐之前,盧多遜再度奉命遠赴西北,聯絡諸方,郭崇威徵召蕃騎的過程中,他就做了不少輔助性的工作。

    “對這李彝殷,你怎麼看?”側過身體,劉承佑問盧多遜。

    盧多遜當初少年意氣,一舉及第,才氣既盛,銳氣逼人。然而入仕之後,卻不算順利,劉承佑不只壓著他,還屢與其磨礪。二十歲左右,便被派往西域,歷時兩載,飽經苦難始歸。

    其後,方才得到劉承佑進一步認可,委以要事。不過即便如此,距離他的期望,仍舊很遠。不過,這些年的鍛鍊也不是白費的,為人內斂沉穩了許多,然而,不時流露出的機巧,還是證明其本性未移。朝廷中有兩個人最善於揣摩劉承佑的心思,一個是陶谷,另一個就是盧多遜。

    此時,聞劉承佑垂詢,盧多遜不敢怠慢,但還是考慮了會兒,又小心地觀察了下皇帝的表情,這才拱手說道:“觀其表現,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其心必異,不可相信!至於主動進獻夏綏之事,更不可當真,不過留、高二使君相繼上奏,他不得不有所表示,故而效仿以作試探罷了!”

    “你倒是直接給他定性了!”劉承佑似乎有些意外。

    盧多遜恭維道:“他此等伎倆,豈能瞞過陛下?”

    “倘若方才朕直接答應他,接納夏綏,佔據大義,他當如何?”劉承佑說。

    盧多遜不假思索,恭聲道:“陛下,這党項老酋,豈會在意這些?倘如陛下之言,那麼會堅定其背反對抗朝廷的決心!”

    “現在朕拒絕了,他就會恭順臣服朝廷了?”劉承佑淡淡道。

    “不然!”盧多遜搖搖頭,鄭重地對劉承佑道:“陛下恕臣直言,似定難軍,名雖臣服朝廷,實自成一國,難與一心。而與南方諸勢力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以党項為本,又紮根夏綏經營多年,氣候已成。非以大兵,破其軍,復其城,奪其民,不能定之!”

    頓了下,盧多遜又道:“並且,臣以為,以朝廷的實力,平之易,服之難,治之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