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209章 各執己見

    ()        崇政殿內,宰臣在座,將帥齊聚,這已是近期第二次由皇帝劉承祐親自主持的御前會議了。包括原本已打算動身去揚州籌備平南事宜的李谷,也因為京中這場風潮,而緩下動身的步伐,駐留開封。

    不過,在這場舉朝大議之中,李谷一直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一直緘默觀望。原因也很簡單,皇帝前者已把他的屁股擺在了南面事,從其個人利益而言,支持先平南,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為一個有大局觀的名臣,卻不能違心而完全忽視來自北面的威脅。

    分執大漢權柄的公卿們,當然也分為了兩派。

    以範質、薛居正為首的一批大臣,強烈建議北守南攻,盡力促成與遼國修復關係,並沿既定大略,待江南抵定之後,再行北顧。類似的思想與言論,當初還是出於劉承祐這個皇帝。

    當然,目前的局勢下,皇帝的態度變得不偏不倚,無人能揣測其真正用心。而範質等大臣,何以堅決支持南進,卻是在他們看來,統一的重要性,遠在抵禦外侮上,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只要南方統一,朝廷也可騰出手來,專事北患,屆時憑著中國強大的底蘊,足以制遼。

    支持北伐,先解決契丹之患的,卻是以樞密使柴榮為首的一批大臣與將帥。一個多月前,柴榮還在同皇帝討論平南的事務,併為之而做廟算籌備,何以突然改弦更張,並直接下場,明確表明態度?

    原因還在於此番遼軍的異動,柴榮是個危機感很強的人,此前漢遼之間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讓大漢可從容南略。今遼國既表露出敵意,更悍然動兵,其虎視眈眈,就使柴榮這些人對芒刺在背的感觸更加深刻了。

    現實情況擺在那裡,勢力觸及塞南,而遼軍可以籍此大規模入關南寇,即便北面有強兵猛將鎮守,但偌大的幽冀平原,豈能面面俱到,所謂完善的防線,也是相對的。

    遼國如果大舉南下,想要滅亡大漢,基本不可能。但兩國交兵於幽冀,則很可能將其打爛,給地方軍民造成嚴重破壞,早期的大漢,能夠抱著河北盡毀的決心與遼國相爭,現在還能承受那等損失嗎?

    即便能夠,在國家實力足夠,能夠先發制人,爭取戰略優勢的情況下,何必被動防守。北邊的安寧,是要靠爭的。

    類似的看法,柴榮是盡陳於劉承祐,並且提出了一個清醒而現實的目標,北伐非為滅遼,僅在於奪取燕山之險,將遼軍勢力徹底趕出關外。在彌補了北面防線的巨大漏洞之後,不論是繼續對遼鏖兵,還是重啟統一戰爭,大漢也將更加從容,遊刃有餘。

    柴榮提出的構想,沒有好高騖遠,也具備可行性,更觸動了許多具備良好軍事眼光的將帥的心絃,是以支持頗多。

    當然,對於平南,軍中也不是沒有支持者,畢竟相較於強大的北遼,南面幾個割據小國要更好打些,滅國同樣是大功,且好取些,又有其膏腴富庶的誘惑。

    佈置在南面的將校的意見,都不用多想,大部分人還是沒有高瞻遠睹,立足全局的眼光的,他們更多地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事發表意見。

    在京的高級將帥中,倒是趙匡胤,稍顯曖昧地表示支持南征,他的意見是在維持北面防禦,儘量修復關係的基礎上,進行平南。雖然有所保留,但他的傾向性也算明顯了。

    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則是保持中立,眼睛耳朵注意在皇帝身上,皇帝最終如何決策,他們便俯首聽命。

    而關於雙方國力的分析對比,在情報部司的支持下,遼國那邊可窺一半,而大漢是什麼情況,負責治理這個國家的大臣們,也有著清晰的認識。總而言之,大漢如今的實力,足可與遼國一戰,並有戰勝的信心與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