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

    ()        幽州,昌平縣,北倚軍都山,南俯幽州城,與東面的懷柔、漁陽兩縣,同為防禦遼國的要地。當然,這個要地也只是相對而言,在大部分燕山險要掌握在契丹人手中的情況下,所謂的防禦,只能用被動來形容。

    是故,對於燕王所統轄的幽燕軍民而言,一直以來,都是缺少安全感的。在燕王府的治理下,幽燕之民,基本都有扶犁耕作、執刀殺敵的能力與覺悟。

    稍稍值得慶幸的是,自漢遼議和之後,快七年了,幽燕的軍民享受了差不多七年的和平日子。在兩國三勢力的交流往來中,雖少不了矛盾與衝突,但整體局勢是偏良好的。

    不過,對於這份和平與安穩,能夠持續多久,大部分人心裡都是沒個底的。尤其是,自朝廷平定川蜀之後的消息北傳之後,幽北的氣氛明顯變了,邊境線上,遼人與漢人之間的衝突明顯增多了。

    雖然只是一些對大漢抱有敵意的下層遼人在搞事,但從中也能從中看到些契丹上層對大漢態度的變化,哪怕素來對大漢持“軟弱”態度,走“和平”路線的遼主耶律璟,也未必願意看到大漢真的統一南方。

    尤其是,前不久,一支小股的契丹騎兵,悍然過境,劫掠了懷柔境內的一座小市鎮,殺燕民23人。事發後,燕王趙匡贊大怒,一面上奏東京,報告北方異狀,一面派觀察使高防親自前往密雲,與遼國坐鎮檀州的南樞密使蕭思溫進行交涉。

    因為兩國和約的緣故,又或者是還不敢貿然加劇衝突,引起兩國大戰,面對高防的上門問責,蕭思溫還是給出了個說法。將帶隊打草谷的那名遼國低級軍官抓起來殺了,算是給了個交代。不過,自那以後,檀州密雲一線的遼國邊防,明顯加大的御備,提高了警惕。

    其後,遍及邊境線上的榷場、市鎮,也慢慢冷清下去,繁榮了數年的漢遼貿易,開始下滑,很多察覺到危險的商賈、百姓,都不敢再冒險貨殖。這也導致,不到半年的時間,幽北榷場、集市關閉的一大半,仍舊持續的一些交易,也是有官方背書。

    針對於遼國邊防的異動,燕王府這邊,也相應地提高了御備等級。趙匡贊除了加強防禦之外,便是上奏朝廷,討要支援,以防契丹。

    在兩國上層仍在“友好”交流的情況下,漢遼邊關,衝突頻繁,兩國之間由和諧走向衝突,並再度形成敵對的局面,似乎已無法阻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