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75章 蜀定,凱旋

    ()        季春的東京,萬花爛漫,牡丹芍藥盛開,春花的芬芳隱隱瀰漫全城。近兩月以來,漢帝以及朝廷的工作重心,仍在川蜀三道安治上。

    大批行政、監察官吏從中央及地方調入蜀中,廣佈政制。蜀民的外遷,持續進行中,到三月為至,已有蜀士人、貧民21580戶遷入湖南。參與了叛亂的蜀地方豪強、俘虜,也隨同北調的軍隊,向西北地區遷徙,落實移民實邊的政令,主要以隴西地區的滲透為主。

    按照政事堂的計劃,將北遷蜀民二十萬,以裹亂的叛賊俘虜為主,輔以一部分貧苦農民,再加上原蜀卒。待到計劃完成,別的不說,大漢朝廷對川蜀的統治隱患,將大幅度減小。

    北遷之民,一律實行半軍事化組織管理,均田墾殖,築堡團聚,不設鄉村,以百戶為團,從屬於遍地各軍使,置耆長三員管理,基本由平蜀的有功低級軍官擔任。

    仔細想想,這似乎又子開歷史的“倒車”,如此安排,等於變相了給了軍使們一定的行政權力。但是,邊地情況複雜,想要加強對那薄弱地區的掌控,不得不因地因情而制宜權變。

    當了這麼多年皇帝,劉承祐對於許多統治制度的認識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就唐朝那為人所詬病的藩鎮節度制度來講,設立之初,初衷絕對是好的,便於遍地的管理,軍政命令的通達,只是缺少了制衡、監察,並逐漸失控,以導致遺禍無窮。

    劉承祐對於西北故地的野心與慾望,已經可以用昭然若揭來形容了,而如欲開拓西進,收復故土,鞏固邊地,對於西陲州縣的軍政,他就不得不鬆一鬆束縛。

    把邊州像腹地州縣那樣搞,同樣會出問題的,另一個時空的大宋在時刻警醒著劉承祐。而為了減小抑或壓制隱患,他能做的,只能在監察以及財稅上多費心思了。

    事實上,只要朝廷權威足夠,擁有著強大的實力,一切都不是問題。然只要皇帝昏庸了,朝政混亂了,沒有藩鎮之禍,邊軍之害,也會有其他亂事。

    是故,劉承祐並不怕開“倒車”。

    時間是最好的鎮定劑,經過了長達半年的了波折,朝廷對蜀地的統治,可以說基本穩固了。二月的時候,以全師雄、王中孚、句中正為代表的一干蜀國舊僚來到京城,劉承祐親自接見他們,這些都是有一定名望及治才的人,得到劉承祐褒獎,後迅速遣歸川蜀三道,任道州大吏。治蜀,仍需蜀中人才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