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68章 金陵主臣

    另外一方面,馮延巳個人對韓熙載觀感也不好,人前清高,人後的生活一樣奢侈享受,平日裡還抨擊他們這些人奢靡、貪圖享受......

    對於下邊的變化與鬥爭,李璟心裡實則也是清楚的,但他選擇支持韓熙載的改革。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丟了江北之後,使得南唐財政陷入危機,江南、江北經濟上的互補平衡遭到嚴重破壞。

    但是,在惡劣的形勢下,朝廷的支出卻加大了,戰後撫卹,軍事力量的重建,勳貴、官僚的俸養,皇室的奢華生活,還有每歲高額的歲貢。對南唐朝廷而言,必須加大財稅的收入,必須得變,要麼課重稅於百姓,要麼將刀子砍到佔據了主要社會財富的勳臣、官僚、地主、富商身上。

    李璟選擇了後者,一是他們富,二是有韓熙載為首的一干人力主,不管如何,有韓熙載衝鋒在前,他這個國主隱於背後當裁判,再完美不過了。

    不過,這兩年來,因為韓熙載的改革,朝中怨聲載道,屢屢有抨擊新政的聲音,長期不斷的讒言、中傷,耳根子本就軟的李璟,顯然又另生心思了。

    一邊享受著韓熙載改革的成果,一方面,又開始拔高江南勳貴、官僚們的地位了。有個現實問題,李昪當年開國,就有賴江南士人集團的支持,那些人,算是南唐的根基,與國休慼。

    事實上,南唐與後蜀,十分相類,文教興盛,經濟富庶,軍隊孱弱。但論弊病,南唐更甚之,土地兼併嚴重,下層的百姓生計艱難,在割讓江北之後,情況更是急劇惡化,許多在江北有重大利益的勳貴、官僚,不得不在江南想法彌補損失。

    韓熙載的改革,雖有一定的壓制效果,但治標不治本,在自上而下的對抗下,舉步維艱,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艱難。

    因為地域狹長,四面受脅,外部環境極其不友好,導致金陵的“亡國氛圍”,比之當初的孟屬要更加濃厚。畢竟孟蜀,還有那連綿的崇山峻嶺,作為依仗,而南唐可憑藉的,基本只有一條大江,並且還是分出去一半的長江,這能擋住北漢?換誰都不信。

    國之將亡,亂象頻生,到乾祐十年,金陵仍能保持著一定的平穩,已經是韓熙載等臣費心維持了。但是,大勢之所趨,豈是韓熙載這少數人所能扭轉的?

    李璟與馮延巳這主臣各懷心思,禮部尚書鍾謨那邊,推杯換盞,與人相樂,目光時不時地投向二者,面上始終帶著點笑容,意味深長。

    韓熙載那邊,慢慢地行走在冷風中,前往宣政院,抬眼望著寡淡的天空,腦中浮現出方才殿中的情形,心中無限悵惘。

    他韓熙載,南渡已經三十多年,有二十多年的蹉跎,雖受唐主厚待,但始終不掌權柄,還一直為人所嫉,深陷與江南士人之間的黨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