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703章 激戰三江口

    三江口,漢楚雙方,鏖戰愈酣,雙方水陸大軍,圍繞著君山、巴陵、城陵一線,展開了長達十日的激戰。

    君山隔洞庭與巴陵城相望,向北可控長江水道,韓通率軍南下後,察其地勢,為防楚軍自君山北上,斷大軍後路,聽取指揮使張勳的建議,派軍登陸,猛攻君山的楚寨,一舉奪之,其後便據守。

    周行逢也是知兵之人,洞悉漢軍目的,即遣眾,猛攻君山,初時,憑藉著水師的優勢,尚能勉強佔據上風,但自荊南水軍南來之後,復奪君山,也成了妄想。

    不過,鏖戰至今,君山仍舊是對戰最激烈的地方,漢軍主力已屯江口,周行逢一心想要突破漢軍在君山的防線,爾後扼斷漢軍退路,截其糧道。為此,雙方拉鋸僵持,死傷甚眾,楚軍的直接戰亡,就超過了兩千卒,其中大半都是周行逢麾下的老卒。

    漢軍原本是屯於徑流之右的野灘,原本也是處守勢,不過跨水而戰,代價太大,得不償失,攻擊了兩次,也就放棄了,轉而將重心放到君山方向。

    有鑑於此,韓通與排陣使杜漢徽商議後,果斷轉守為攻,渡過三江口,反攻城陵關。雖然此前有收到慕容都帥的軍令,總體作戰方針在拖與耗,且楚軍的急躁也是肉眼可見,說明了如此戰術的效果。

    但是,一有澧陽之捷在前,二有慕容延釗親自率軍南下,韓通等將也知道及時變化,再者也按捺不住建功之心。

    當然,給韓通渡江作戰底氣的,還得屬荊南水師的作用。魏璘率軍南下後,與楚軍水師作戰,雙方水上激戰十餘陣,硬是將楚軍水師給徹底趕出長江,逼入洞庭湖。

    如此,三江口基本落入漢軍的掌控,在周行逢的催逼下,楚軍水師發起過幾次反擊,都不奏效。有一說一,荊南的水師成軍多年,訓練多年,軍械良好,戰船也還算犀利,雖然同樣久未經戰,但底子要比楚軍好得多,兵力還佔優勢。相較之下,周行逢的水軍,只有在血氣與野性上勝過,但在魏璘等降將發狠的情況下,也討不了便宜。

    以魏璘為首的水軍,此番打起仗來是真的賣力,前後傷亡七百餘卒,仍未言苦。主將魏璘,更是為流矢所中,亦慨然向戰。

    城陵關正對著長江口,去嶽州州城巴陵不過十五里,此關一下,漢軍即可趁勢南進巴陵。關城不大,甚至有些破落,周行逢甚三座營壁以駐防,屯兵九千。

    雙方攻防易勢,仍舊維持著脆弱的平衡,漢軍在北主攻城陵,楚軍在南猛攻君山,水師則相持於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