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571章 橐駝兒

    王峻與韓通二者之間,劉承祐終究有所區別對待。韓通貶至襄陽,則還有復起的機會,異日平定荊湖,用得著襄州兵。而王峻貶至商州,則不然,仕途基本到此為止。

    若今後,王峻能反思己過,收斂戾氣,修身養性,那麼還可安養終老,如若不思悔改,乃至變本加厲,只怕不得善終。

    在不通根理,只知浮表的人眼中,堂堂侍衛司統帥,只是以為冒犯了皇帝,違背朝制,便被貶斥,連降數級。這對皇帝威嚴的維護,還是有些效果的。

    當然,王峻之貶,原因又豈僅在中秋夜宴,崇政殿上的衝突,終究只是個引子。對王峻,劉承祐早有不滿,最早能追溯到乾祐元年雞峰山大捷,王峻任鳳翔節度使,在任上便不可一世,驕矜難制。

    本著用才之心,將之調至中樞,委以重任,但其脾性不改,與朝臣的衝突、爭端,或在劉承祐預料之中,期許之內,但貪瀆而斂權,跋扈而屢越制,則使劉承祐更生不樂。

    攻取淮南,以之為統帥,只稍松韁繩,便如一頭野馬,肆意驕狂。稍作打壓後,有所收斂,回朝之後,劉承祐不念其過,仍以其功將王峻升至侍帥的位置,這可是大漢禁軍的最高軍職。

    可即便如此,王峻仍不滿足,自覺賞不配功,屢吐怨言。自禁軍中提拔自己親舊,雖然有許多軍職為兵部所駁,又司衙中,打壓、排擠其他將帥。

    如此,也就罷了,今歲制舉,王峻竟然找到知貢舉和凝,向他推薦了一批“賢才俊傑”。和凝不敢當面得罪王峻,應承之後,立刻上稟皇帝,結果如何,可想而知,王峻所舉者,一概未取。

    而王峻在崇元殿大放厥詞,蔑視文臣,也有其中的原因。並且,最令劉承祐所憤怒的,也正是他那一句“天子重用文臣,輕視武將”,簡直犯逆鱗,觸到劉承祐敏感處。

    說得嚴重點,這不只是妄議欺君,簡直是可以用“禍亂軍心,圖謀不軌”來形容。多年積累的憤怒與不滿,一朝爆發出來,劉承祐沒有直接下令將王峻處死,已算是剋制了。

    當然,未嘗沒有保韓通的動機,因為就殿上情形來看,動了手的韓通,情節性質更加惡劣。

    在劉承祐貶斥決定做下之後,宣慰司這邊,便深明聖意地就王峻的跋扈、犯上行為,進行批判宣揚,趙上交與陶谷各著一文,發往軍、政、民間,著重渲染王峻罪孽之深,而彰天子寬仁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