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305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

    乾祐元年已只剩下個尾巴,以寒冬之故,大漢乃至整個天下都陷入一片平靜之中,淒冷的寧和。隨著東京禁軍的整編進入尾聲,劉承祐被牽扯著的心也慢慢平靜下來。

    大漢朝堂,也難得地陷入了平靜之中,秕事不興。制舉選材,陸續填補入京中諸衙基層為吏,雖然對整個官僚系統仍舊不滿,仍覺其落後,但新鮮血液的加入總歸是向好的改善。

    並且,比起當初,那種遊離在朝堂脫離掌控的邊緣,眼下的情況要好得多,對於遣官任職,劉承祐已然收回了大部分權力,最大的滯礙,只剩下仍為“首相”的楊邠的異議了。

    不過,就算在凜冬臘月,上下都想安安穩穩地過個寒冬,劉承祐還是忍不住進行了一些微調。

    進入十二月以來,朝中最大的職務變動,便是對御史臺的重塑。自唐末以來,御史臺的監察職能便在不斷地減弱,到如今,連御史中丞也漸成虛銜。對於這等情況,劉承祐果斷進行調整。大漢朝綱不振,監察系統的漏洞,也是緣由之一。

    制下,重新梳理御史臺的機構職能,將門下省分擔了一部分監察職事的給事中、拾遺盡數調遷御史臺供職,制舉進士也有十餘名入臺任職歷練。

    當然,不是官員配備好就行了的,還需一個強而有力的人主導。

    原御史中丞邊蔚,被劉承祐給罷免了,倒不是此人有什麼過錯,也不是能力上有什麼重大缺陷,只是年紀大了,已經65歲。大漢的朝堂,老人實在是太多了,而天子劉承祐,喜用年輕人。

    替代邊蔚的,是刑部侍郎邊歸讜,兩個人雖然都姓邊,倒沒有什麼密切的關係,一個幽州人,一個華州人。

    當初此人斗膽就京城治安以及侍衛軍吏猖獗向劉承祐進諫之時,便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並且,邊歸讜的履歷也還算豐富,有大理評事之才,為官清廉,公私分明,作風也夠強硬。年紀也才四十出頭,很合適。

    對邊蔚,劉承祐雖然免其官,去也沒薄待他,畢竟累朝老臣,理政經驗豐富,不論在地方還是在中央,官聲口碑都還不錯。劉承祐以其為同州知州、加刑部侍郎銜,成為大漢第二個由朝官選派,權知軍州事的大吏。

    至於此前被劉承祐選派為同州知州的聶文進,屁股還沒坐熱,又被移為華州知州。沒辦法,邊蔚是華州人,雖然就眼下大漢的國情,劉承祐並不忌憚同州郡為主官,忌憚也沒什麼用,但儘量還是不開那個頭。異地為官的效果和作用,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