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27章 魏博問題

    在見薛懷讓之前,劉承祐的確存著殺心,而且很重。但經過與薛懷讓這一番對話之後,劉承祐反倒冷靜了下來。看得出來,這位薛節帥當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罪過,抑或是心裡清楚,但世道就是這樣,旁人做得,他薛老帥為何做不得......

    心情自感分外壓抑,相較之下,薛懷讓在自己面前的跋扈蠻橫,反倒不算什麼大事了。畢竟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劉承祐已見得不少。

    殺,與不殺,於劉承祐而言,不過轉念之間的事。但是後果,卻由不得他不認真考慮。

    從王守恩到白再榮再到如今的薛懷讓,劉承祐是一路憋屈著過來的,很難受,此番是真想要拿這薛懷殺一殺盤旋在這片土地上的那股歪風邪氣。

    然而,王守恩可使之“暴斃”,白再榮可輕易地貶了,但恰恰是個薛懷讓,當真不能隨隨便便就給殺了,尤其是這般亮明刀子。

    心態平穩下來的劉承祐,是幾乎不為情緒所左右的。仔細想想,這廝幾次提到他是劉知遠所任,不得不說,這傢伙直接向東京奉表絕對是走了一步好棋。不管什麼緣由,劉承祐若擅自殺了他,那麼就是在打他老子的臉,哪怕是親兒子,打了皇帝的臉,還能有好處?

    擅殺節度,哪怕是劉承祐這個正“如日中天”的皇子,也不是那麼容易便擔當下來的。更遑論,以眼下東京朝廷中不利於劉承祐的輿論風向。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提到的“杜重威”,這讓劉承祐警醒。杜重威並不只是“杜重威”,他代表著中原、河北、關內那些新附劉家的後晉抑或前番耶律德光委任的節鎮。

    前番劉知遠更改國號,大赦天下。詔制之中有一言:凡契丹所除節度使,下至將吏,各安職任,不復變更。

    這顯然是安撫人心的舉動,想要穩住那些地方上的實力派。這才半月餘,劉承祐倘若便殺一節度,那些人會怎麼看此事,一定能起到“儆猴”的效果,不過是警惕、警忌。大家同屬地方節度,你劉家江山還沒坐穩,就敢這麼做,等你位置坐穩了,那還了得?

    尤其杜重威,降遼漢將,以此人罪責最大,名聲最差,然諸鎮節度也以此人的實力最強。此人在鄴都的那些整軍經武繕城防的動作,劉承祐在真定都有所耳聞,眼下他正敏感著。而觀朝廷的反應,劉知遠對杜重威採取的也是懷柔安撫政策。

    若是因為劉承祐殺了薛懷讓,引得杜重威與漢廷離心離德,乃至造反叛亂,那事情可就嚴重了。中原經過契丹人犁了一遍,人口銳減,經濟衰退,反倒是魏博地區,相對保全完整,人口賦稅不說佔國家泰半,三四成總歸是有的。若是魏博亂了,劉家這江山絕對穩不下來。

    不過,即便杜重威叛了,問題雖然嚴重,於新生的漢朝而言,也算不得致命威脅。自梁以來,王朝更替,節鎮不服中央而叛是屬常態。杜氏若反,完全可以如當初晉祖石敬瑭平範延光一般,派軍滅了便是,契丹人都趕走了,還怕一個人心盡失的杜重威?

    但於劉承祐而言,若是因為他而引起魏博叛亂,這頂帽子要是扣在腦袋上,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不值得!

    至於杜重威會不會反,劉承祐此刻不能確定,但通過與魏、郭等人的商討,那廝造反的可能性極大。朝廷若不施加壓力還好,若給到壓力,比如讓他挪挪窩,必反。

    杜重威只是諸鎮節度中的一個典型,是普遍性中具有個性的一個節度,且容易影響到其他節度。比如杜重威的“好兄弟”天平軍節度使李守貞,甚至於高行周、符彥卿。

    在一定程度上,高行周與符彥卿是站在杜重威的立場上的,別看這二帥當年是抗擊契丹的英雄,在耶律德光入汴之後,投降得也是十分的乾脆,親自前往汴京覲見......

    殺一個薛懷讓,就是這麼麻煩。或者說,殺一個地方實權節度,就是這麼麻煩。

    不過,眼下劉承祐都做到這個地步了,又哪有半途而廢的道理?只是,事情可以繼續做,罪可以繼續問,但不能如初想那般做絕了,得留點餘地。

    劉承祐心中所想的餘地,僅指留薛懷讓一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