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306章 為了統治需要





時下的大漢大漢社會生產力,比之前朝,又有了長足的進步,不論是農牧漁業生產,還是商業發展,其活力都遠超歷朝歷代。





冶煉、紡織、農牧業技術,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即便溫飽依舊長久困擾大漢百姓的一個大問題,但活下去的可能確實是提高了的,底層老百信獲得的機會,也相對更多,再不濟,還有出海闖南洋這條路。





然而,社會大發展的同時,佔據主要統治地位的權貴們的墮落速度,也是超乎想象,幾乎與社會發展進步速度同步。





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為了統治需要,延長國祚,改革也勢在必行。有些事情,底下人可以妥協,可以得過且過,但皇帝不能。





沉思良久,趙普忽然對京中甚囂塵上的劉皇帝改制舉措,又有了一些認識與體悟。劉皇帝老了,為何還要頂著那些勳貴、官僚的壓力,冒著得罪天下地主豪強的風險,一定要進行財稅改革,說到底,還是不想再放任地方胡來,對於大漢現行制度中明顯的缺陷,必需要完善。





過去不動,是因為沒嚴重到那個程度,還能勉強過著走,如今要大動干戈,也是不得不變。時至如今,即便不放任自流,哪怕維持現狀,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禍害、矛盾,也只會逐漸加深加重,直到無法壓制,徹底動搖朝廷的統治。





另一方面,這些事情,也只有劉皇帝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威望去推動改革,若是把問題留給後人,要想改變,實在太困難了。





太遠的不說,即便是眼下那三十年之太子,也是難有作為的。在趙普眼中,太子堪為一守成之主,能夠蕭規曹隨,遵從現行政策制度,沿著既有軌道前進,但要他做大的變革,也是很難的。





劉皇帝的改革初衷,為江山社稷,為子孫後代著想,其中有多少是真正體諒黎民,顧念百姓,這是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思索間,趙普腦中也逐漸形成了一些想法脈絡,雖然有太多都屬他個人判斷,但心中已然有了初步打算。剩下的,還得回京之後,與劉皇帝交談之後,再作區處。





過去,劉皇帝都那般難以捉摸,如今時隔兩年未見,劉皇帝與朝廷又有什麼大的變化,可不是待在江陰接收的一些消息就能完全搞清楚的,還得慎重。





當然,自始至終,趙普都認為,劉皇帝召他回京是要重任相托的,否則吃飽了撐的,千里相召來折騰他這把老骨頭。





“你這楚州,每年可支配的財稅,大概是多少?”良久,趙普回過神,再度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