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265章 憂勞

 劉皇帝在紫辰殿上的一番表演,就像是一面神奇的鏡子,供臣子們對照審視,每個人感受不同,收穫也不同。

 憂慮或許是共通的,但輕重不一,反應不同,太子劉暘也一樣,下朝之後,滿腦子都在劉皇帝那番武帝之說上,因為憂切相關,所以感觸極深。

 如今的劉皇帝,言隨其心,不像過去那般,時不時地還要裝模做樣一番,言行舉止要讓人去猜,但也正因為“返璞歸真”了,才讓人更加積極重視地去猜測揣摩,畢竟那往往反應的是劉皇帝的真實心態與想法。

 比起開封那邊,紫薇城裡的廣政殿顯然要更加豪華氣派一些,格局更大,設施更完善,當然辦起公來也更舒服。事實上,在很多中樞臣僚心中,最好是能把西京的設施與東京的環境相結合起來,那才是最舒適的,可惜劉皇帝就是不準。

 劉暘在廣政殿自然也有自己的辦公場所,單獨的一座廳堂,回到廣政殿後,劉暘便投入到殿議諸事的處置上,劉皇帝安排的,自然是當務之急,不能往後放的,比如殿試的籌備。

 這件事並不難辦,畢竟這麼多年了,早有成例,按部就班即可,只不過張去華是個履新的尚書兼主考,沒有經驗,很多事情,需要溝通落實,更多的,反而是劉暘在提醒指示。

 再加上,時間也比較緊迫,已然三月了,劉皇帝的嘉慶節也要過,回到洛陽後的第一個嘉慶,需要操辦一番去去哀傷,箇中留出的時間也實在不多。

 同時,殿試之後,這批士子的安排也要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到時手忙腳亂。現在不比當初了,大漢是一點都不缺做官的人,從中樞到地方,職位雖然成千上萬,但幾十年下來,已經到滿溢狀態了。

 再加上,今年醫、農、工科的錄取人數,幾乎開歷屆之先河,如何培養他們、使用他們,還屬於探索階段,也需要商討。相比之下,武舉那邊就不用太操心了,只需要做好監察工作便好。

 為今科會考之事,劉暘與呂端、張去華等涉及的大臣,商量了近一個時辰,一直到未時,連午飯都錯過了,方才商量妥當。

 而忙碌的工作,卻起到了緩解焦慮的作用,等用完午膳,小憩一會兒醒來,劉暘已然完全恢復到了尋常時候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