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236章 新問題

時光悄然而逝,不知覺間,開寶二十二年中秋已然臨近了,又是一年佳節,東京城內各處,已然遍掛花燈綵帶,滿城都釋放著喜悅的氣息。

風波過後,便是平靜,隨著西北叛亂的平定,大漢就像闖過了一劫,逐漸安定下來,日子照過如常。但是,只有身處其間的人,方才明白,比起過去,士民們的生計已然有了深刻的變化。

最明顯的,自然是那逐步抬升的物價,當初的糧價風波,雖然在朝廷的打壓下控制住了,但是時有反覆,在三十文上下波動。

朝廷為了有調整的餘地,也未像過去那邊,固定糧價,定死一個指導價格。這也就導致,在過去的幾個月間,官府幾次向市面上放糧,也平抑制糧價。

抬升糧食價格,以惠及農民,是朝廷為了緩解農事矛盾,消解農民怨氣,鼓勵生產,是一道必須執行的政策。但是,若是城市糧價漲得太狠,導致失控了,也不是朝廷樂意看到的。

因而,如何控制其中的那個度,朝廷也是頗費心思,過去的半年多,也是時刻關注著,一旦有過頭,便立刻出手干預。

也就是朝廷過去積攢甚豐,有足夠資源可供調配,方才保證了一段平穩的過度期。然而,對於東京的士民而言,生活成本的提高是顯著的。

這漲價的,可不只是糧食,連帶著鹽茶、糖酒、醬醋、肉食、蔬菜,等一系列生活物價,都跟著上漲,造成的結果便是,城市百姓的生計開始艱難了,像東京這樣帝都,則更讓人體會到什麼叫“居大不易”。

當然,東京作為帝都,基本的體面還是要維持的,社會要安定,市場要繁榮,同時,充沛豐富的各類資源供應,形成了規模效應,價格上漲一些,但比起此前鬥米五六十文的時候,還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何況,帝都的生活水平本就較高,各種機會也多,賺錢也更多,這才維持著一個基本平衡。但京城之外的城市,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東京、洛陽的米價在三十文,其餘城市就升到三十五、四十、五十文,且城市越偏越小,交通越困難,物產越貧瘠,價格就越高。而對這些情況,朝廷不是不知道,但要做到徹底的控制,幾無可能。

說起來,還是過去,為了供養城市,對農民壓榨太狠,吸血太多,如今為了撥亂反正,緩解矛盾,又生出新的問題罷了。

僅東京城內外,常駐人口便達百萬,過去,劉皇帝也曾沉浸在這種壯觀之中,但繁榮的背後,也醞釀著危機,如此眾多的人口,想要供養,每日消耗的物資是海量的,這其中的代價顯然是不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