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

    讓盧多遜成為大漢開國以來第一個被殺的宰相,這話從劉皇帝說出來,哪怕語氣森冷些,但輕飄飄的,似乎沒有一絲負擔。

    而對於此時在場的幾人來說,就有種振聾發聵的感覺了,劉暘稍微抬頭,吃驚地望了劉皇帝一眼,然後又微微埋下,掩飾住苦澀的表情。

    至於高瓊,好似什麼都沒聽到,什麼都不懂一般,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稀疏泛黃的草地,與蟲蟻做著眼神交流,然而內心卻是波瀾起伏。

    事實上,在太子來之時,高瓊就已經想告退了,但是,把不準劉皇帝的脈,不敢貿然退避。而皇帝與太子之間的問對,卻無法阻遏地一股腦兒地往他耳朵裡鑽,擋都擋不住。

    當聽到劉皇帝給盧多遜判處死刑之時,哪怕是高瓊,心頭都不禁哆嗦了下。高瓊固然與盧多遜不熟,甚至從來沒有什麼交際,但那畢竟是宰相啊,是朝廷中明面上除趙普之外權勢最重的大臣。

    然就是這樣的身份,這樣的地位,劉皇帝說殺就要殺了。高瓊雖然缺乏文化素養,但他並不蠢,相反很聰明,有一定政治嗅覺,對局勢的把握也向來敏銳,沒有那份見識與決斷,也不會在當年關中蜀亂之時把最大的一塊蛋糕給搶到了,親自擒拿叛軍首領王順,那時候的高瓊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盩厔縣尉。

    而高瓊心驚的,也正是盧多遜被殺可能帶來的影響,誠然,大漢一直以來,都沒有“刑不上大夫”的傳統,過去的三十年,因為各種罪行被殺的官吏更是成百上千,但從來沒有殺過宰相。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登堂拜相,那不僅代表著權勢地位,也身加光環,是超脫一定等級的,與一般的大臣官僚是兩回事。

    即便犯錯,抑或政治鬥爭失敗,貶職外放也就是了,過去基本也都是這麼做的,何必殺頭呢?很多人提倡的仁恕之道,追求的政治成熟,大抵就是從中體現出來的。

    別看盧多遜被安排了幾十條罪狀,那麼多人攻訐彈劾,但大部分人只是持把他拉下馬來的心思,以便謀取政治利益,真正想讓盧多遜死的,恐怕沒有多少。

    把盧多遜貶出京城,再讓“盧黨”佔據的諸多職位空出來,這樣的結果就能大部分人滿意了。而上表請殺盧多遜的,要麼是仇怨深重,要麼是目光短淺沒有“大局意識”。

    但如今看來,這個幾十年形成的潛規則,滿朝公卿官僚達成的共識,似乎要被打破了。哪怕這種潛規則與共識,是劉皇帝有意無意中培養出來的,但如今,鑑於諸多不滿以及心中積壓的各種負面情緒,讓他迫不及待地要發洩出來,親手打破,給公卿官僚們樹個典型,給他們再帶上個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