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

    《漢世祖》來源:

    “陛下,這是針對河南、河北、河東、燕山、山陽諸道州蠲免今歲夏稅條議!”趙普又拿出一份條陳,呈與劉皇帝。

    這是慣例,過去歷次勞師動眾進行戰爭,在戰爭結束後,對徵召徭役的州縣都會適當進行減免稅賦,以作補償。

    此番亦然,這也是實行養息之政中最重要的一點,與民減負,也減輕各地官府的負擔。而過去,劉皇帝往往是硃筆一揮,即行允准。

    但這一回,劉皇帝卻意外地露出了些遲疑,仔細審閱了一番,抬首看著趙普,揚揚手中條陳,直接道:“夏稅蠲免,乃應有之義,但是,此番朕決定,不依舊例,當有所區別。上述道州,為役北伐,都立有汗馬功勞,但是,出人出力,也分多寡,不可一概而論!”

    “那依陛下之意?”趙普請示道。

    “中樞這邊,根據諸道奉獻,減免數額;諸道官府,也根據州縣調用民力情況,制定稅額!”劉皇帝的意思很明白。

    對此,趙普眉頭不禁皺了下,不過,稍一思吟,老眼中恍過少許異彩。此事,又能牽扯到大漢的稅制問題了。

    大漢的兩稅法,基本沿襲於唐,雖有因時制宜的調整,但核心精神是沒有太大改變的。簡單地講,就是朝廷每年根據過去一年的財稅收入支出情況,制定一個稅額,然後分派給地方道州,然後根據士民財產進行派徵,以戶等收納錢,以田畝納糧,富者多派,貧者少徵。

    但這終究是個帶有理想性的稅制,具體執行的時候,往往伴隨著各種各樣問題,比較顯著的就是,貧富差距問題。

    就一個財產多寡,便很難定論,早年的時候,尚能做到相對公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矛盾也就不斷產生積攢了,伴隨著人情往來、權錢交易之類的,再加上商賈往來,人口流動,連相對公平都被破壞了。

    戶等納錢,結果是富者沒多繳,貧者沒少交,田畝數額,隨著民間土地交易也日趨頻繁,交易稅都有些擋不住,瞞報之類的更屬尋常。

    對於這些日益滋生的情況,劉皇帝也不是不知道,不過,對於大漢而言,遠沒有到需要痛改的地步,因而也就沒有求變。

    也就是因此番北伐,產生的財政拮据,才又讓劉皇帝動了心思,他本就是個多思多慮的性子,遠慮僅憂,從來伴隨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