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264章 幽州行營

    當然,平靜的表面下,早已暗藏洶湧,醞釀的潛流只待激發便會形成驚濤駭浪,將整個東北的漢遼雙方包捲進去。

    遼東乃是主攻方向,東路軍乃是北伐主力,精兵最眾,將校最多,實力最為雄厚,但是兵馬的調動並不慢,在太子劉暘抵達幽州不久,便已全部集結完畢。

    當然,也正因為人數眾多,統籌起來才不如中西路那邊靈活機動,且因軍隊成分複雜,馬步軍、禁邊軍包括地方軍隊以及輔卒、鄉勇,乃至軍前聽用的壯丁。

    這麼來源不一的人聚集在一起,想要將之糅合在一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進行一定的整合訓練,以方便指揮調度。

    趙匡胤雖然第一次統帥如此大軍作戰,但其統帥屬性很高,再兼身經百戰,也善於馭將,自然清楚其間關節,不會貿然行動。

    因此,哪怕有不少將領,按捺不住,幾度請戰,都被他壓制下去了,甚至於鬧到太子劉暘那邊,也沒有用。

    對於劉暘來說,作為統帥出征以來,第一次大的考驗,便是將帥意見之爭了。趙匡胤作為國公,作為過去禁軍統帥,在軍隊中威望不小,但也不是絕對的,似乎馬仁瑀、李漢瓊等邊將,就沒有那麼地買賬。

    當一干將領找到他請戰時,一個插手大軍決策的機會就擺在了面前,太子尊位、大元帥身份,可以讓劉暘輕易地干涉大軍。

    所幸,劉暘沒有飄,心懷鄭重,如履薄冰,始終牢記著劉皇帝的囑託,拒絕了急於進攻建功的將領們。

    同時,劉暘也找到了第一件他作為名義上北伐統帥的定位與意義,那就是協調將帥之間的關係。一方面全力支持趙匡胤的決策,一方面對下面的將領們進行安撫,穩定軍心。

    沒人敢不給太子殿下面子,進軍之爭,得到平息,而趙匡胤在劉暘的支持下,也穩定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向前推動。

    在大軍集結的半個多月間,一心撲在各路軍隊的操訓以及士氣激勵上,並大舉積蓄糧草、軍械,同時與高懷德、王彥超等參與北伐的高級將帥商討進兵方略。

    打遼東是樞密院制定的戰略,但在具體的執行上,一如此前的風格,給了前線將帥充分的自主權。具體如何進兵,自然是趙匡胤等人重點考慮的東西。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兵力的配置也已然鋪開了,狹長的遼西走廊上,漢遼雙方的偵探活動頻繁而激烈,候騎的廝殺纏鬥就沒有平息過,每天都有人死亡,每天都有各種真真假假的軍情傳來。

    榆關是進兵遼西的基地,幽州則是北伐大軍的後方,加上輔卒、壯丁,足足二十四萬人集結於此,營壘佈置,連綿數十里,聲勢不可謂不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