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241章 減稅難

    然而,若是仔細剖析,就可以發現,愛護百姓,體恤黎民,其中有很大程度都是為了樹立人設,以收買人心。

    劉皇帝的惠民政策,從來都是一步一步來的。拿減輕稅賦這一項來說,往往是在國家財政良好,抑或百姓負擔到一種接近危險的程度,方才果斷大方。

    當年他初繼位,實行乾祐新政,就廢除了大量的苛捐雜稅,但那都是些過於不合理乃至荒誕的稅法,比如結婚、出殯、乞討等等。而在正稅方面,也只是象徵性的減少,讓人看得著希望罷了。

    僅王章實行的“省陌”、“省耗”二法,就從百姓手中剝削了大量的錢糧,賺取了大量“差價”,也是持續了近五年,到收取淮南之後,方才調整。記住,是調整,不是廢除,稅收過程中造成的省耗,一直都是由納稅人買單的。這點到開寶七年,都沒有實質的改變。

    國初的艱難,財政的拮据,如今想來,都覺不可思議,當初是怎樣熬下來的?可以講,大漢前期的發展強大,就是靠著內部剝削,挖掘潛力。

    在乾祐時代的前十年,大漢百姓的日子用艱苦還形容,是沒有什麼疑問。直到對外戰爭的不斷勝利,天下漸成一統,內部造血能力也逐漸恢復正常,方才開始改善。

    而大漢百姓迎來真正的好日子,還得是進入開寶年之後。當初制定的那一系列開寶新政,才是真正的惠民、愛民。

    在稅收的問題上,劉皇帝也素來是理性的,少有因為你一請,我一奏,倒倒苦水,就是輕易允諾的。這也算是他一貫以成的風格了,如非必要,非成例,絕不輕易降稅。

    這也是對駁回盧多遜奏請的根本原因,不能因為河西偏遠困難,軍事意義重大,就表現得偏私,畢竟對河西的稅收,財政司在制定每年配額時,對其優待就已經考慮進去了。劉皇帝玩平衡,可不只在中樞朝堂,對地方道州也是一樣。

    感受到劉皇帝的態度,盧多遜先是愕然,稍做思考,就低頭告罪了:“臣考慮不周,請陛下治罪!”

    “朕何時因言問罪了?”劉皇帝大度地擺了擺手,盯著盧多遜,帶著少許鼓勵道:“你主政河西,為治下百姓謀福,是當為之事,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僅僅盯著河西這一地,最好能夠放眼全國,縱覽全局。格局嘛,不妨放大些!”

    聽此言,盧多遜原本有些消沉的心情頓時一掃而空,默默咀嚼了一番話,當即應道:“陛下教訓得是!是臣眼界狹小了!”

    心中還不免自責,他盧多遜的目標可是要入朝拜相的,看來,這眼光還是得放得更高更遠,著眼於未來。但是,如果河西任上幹得不好,沒有出彩的政績,又如何能夠入朝呢?

    盧多遜的心理活動開始豐富起來了,素來利落的他,難得有些遲疑。

    “不過,你有更化改新以固疆土的想法,朕自然是支持的。這樣吧,朕此番西巡,感西北百姓生計艱難,官員治政不易,回朝之後,當著財政司調撥一部分錢糧,以實倉廩,用以改善!”劉皇帝又這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