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完結感言

  她要學會坦然,找回初心,立下道心,完成橫渠四句,帶著她在現代學到的思想,融合她所學的道法,學會接受離別、遺憾、不完美,還有死亡、犧牲。

  她會從殘缺修成自己的圓滿,從事業到心性和處世,這是我認為的,大女主的成長故事,我想,我大概在這方面,是做到了的。

  一個作者筆下著墨最多的必定不可避免的帶有她本人當前的世界觀,最開始我想林渡獨自生活,於是不得不逼迫自己做到極致,優秀,超過男生的優秀,獨居,所以形象更偏向於獨立的中性化的,不可侵犯的。

  實際上我將我當時自保的觀念下意識投射到了她身上,而現在的我自保方式是去學泰拳,而不是打扮得相對中性化,將改變形象變為加強力量,這是經歷過幾次單身公寓被敲門和踩點的醒悟,我要變得強大,有能力揮拳保護自己,而不是去女性化,準備那些可能來不及舉起的電鋸。

  我熱愛少年感的人,但直到這本書首秀,意外地被很多人看到,指出少年這一詞的爭議,我才意識到了這是個爭議點。

  我個人的經歷和慣用語言,少年就是可以是女生的,就比如子包含男女。

  但每個人的經歷,形成的觀念體系是不一樣的。

  而我也對於具有少年感的林渡有別樣的偏愛,不可否認的,我開這本,是群像練筆,所以最開始,對每個角色的投入度不足,行文的時候重心不一樣。

  我想要描寫不一樣的女性,於是描寫的方式不同,用的代稱不同,本質上也是我被世俗根深蒂固養成的思維暴露了弊端,我更想要我的女主獨特,更想要她有更強烈的少年氣,她是我最摯愛的心血,不可否認,我的確行文有缺點,並且也會無意間妥協於世俗,以獲取易讀性。

  但我還是認為,少年是女性可以使用的詞彙,並且我不只認為文中只有林渡才是少年,少年感是她的特質之一,但她更大的特質,是她在冷漠孤僻之下的溫柔和寬厚,是她身為女性的共感力和敏銳性,所以我不認為她是模糊性別化的,聖母也不是貶義詞,濟世救人,是我們民族的文化與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