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705 魏剛也幹了!


                  第705章魏剛也幹了!

  “莊老師,我的建議是多跟老安頭溝通,他現在也咬人的,沒有以前儒雅了。”

  “……”

  安獨秀其實在國內也有一定的特殊地位,不僅僅是學術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是建康高校圈第一個“民選”校長,性質是不一樣的,算是中央的一塊“試點”招牌。

  正常發展邏輯,安獨秀肯定應該黯然退場,因為他基本上不舉債,也不放心任何校內科研成果抵押出去,但是學校院系規劃的眼光還是有的,唯一硬傷就是沒錢。

  早先劉諶都不帶正眼瞧他的,認為這貨就是典型的“小農思維”,還院士呢。

  結果天降一個張浩南,讓劉諶直接沒脾氣。

  你有福,你叼,算你牛逼!

  現在掌教真人安獨秀的做事邏輯就是先自己試試,這要是成了呢,那肯定是最好的。

  如果成不了呢,再去找“本門當代真傳大弟子”……張浩南。

  萬試萬靈,於是一直試一直靈,讓兄弟院校都看不懂兩江工業大學在搞什麼鬼東西,橫向擴張形成了相當有力的集群。

  目前籌備的沙城科研中心,未來必然是要打造成分校區的。

  這方面張浩南還是挺佩服安獨秀魄力的,事情肯定一體兩面,有好肯定就有壞,比如經費的濫用,比如學術貪汙,比如學術洩密,比如對外勾結秘密交易,等等等等,都是防不勝防的。

  “會增加編制嗎?”

  職業上並無高低貴賤,但知識的階梯就是很直白的。

  當然收入大大增加,這是毫無疑問的。

  不過這個躍遷,僅限於兩江工業大學醫學院,背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浩南哥”從這所大學畢業的。

  對有更高追求的學者來說,肯定不可能止步於“工程師”,他們都要探索更高一層的“科學家”。

  “不會。主要是經費的利用率問題,所以談不上增加什麼編制,就是會計要苦一點。但整體上來說,對學校現在幾個重點院系都有好處。比如材料,比如剛才說的土木工程學院,如果按照校長的思路,優秀學生會提前得到鍛鍊機會,畢業後能省不少事情。算是搶跑吧,但說實話,至少科研人員和教職工的收入,能漲一大截,因此積極性還是不錯的。反正今年土木畢業的,共濟大學都被壓了一頭,江北幾百個工地,清一色都是兩江工業畢業的先吃到肉。”

  “那建軍節結束了,我去找他喝杯茶。”

  此刻張浩南跑來松江理工搞合作,莊雪巖如果“鬼迷心竅”要吃獨食,安獨秀能咬到松江光學儀器研究所接受審查。

  簡單來說,國內的醫療衛生領域,也是偏“應用工程”領域,說是“人體工程師”也不為過。

  這些可比錢還要珍貴。

  只不過比例不好定,安獨秀也不好拍板,所以一直往京城跑。

  這就是為什麼安獨秀現在動不動就去京城遊說搞醫學中心,整個機構可以視作二級學院之上的一個單位,學校當然還要管理醫學院,不過在經費利用這一塊,醫學中心要拿走相關贊助經費的大頭。

  按照原先的管理,怎麼著都是“雨露均霑”,現在就多少有點兒“能者多勞”的意思。

  這對省醫院的一線醫生都有很大的衝擊力,醫療衛生系統是個很大的圈子,但消息傳播非常快,畢竟醫護人員交流是長期處於高頻狀態。

  更加的純粹,只有赤裸裸的“學術-金錢”關係,連高標準的道德約束都不存在。

  各種討論,各種猜測,但只有醫療系統內部的人才清楚為什麼會這麼離譜。

  所以今年高考兩江工業大學的醫學院分數線奇高,這背後就是張浩南、安獨秀、金毛老漢等等多重的影響。

  好在莊雪巖是個很聽勸的,聽從了張浩南的建議。

  這個底氣來源,就是兩江工業大學醫學院正在產生效益,由“沙食系”帶來的涉外收入、委託研究收入、科研成果轉化股份分紅收入,讓諸多老教授對年輕教授那是酸味滿滿。

  兩江工業大學醫學院今年錄取分數線奇高無比,讓很多外省考生家長看不懂,這光景也是屬於非常有名的社會熱點。

  現在張浩南的海外資金如果採購科研設備、儀器,甚至包括專門為某個學者建立一個專業、系、二級學院,哪怕不在兩江工業大學,安獨秀也是沒意見的,但是,必須要有兩江工業大學的參與。

  對“國際化”這種相對雞肋的指標,雖然沒有說拋棄,但肯定是權重不太高,馬院建設遲遲沒有推動,就有這方面的原因,絕非只是因為張浩南。

  他的設想,就是在卸任之前,不僅僅是建立一個醫學中心,還要建立最少三個同級中心,其中包括基礎研究、產業轉化以及國際關係。

  須知道國內醫學生的平均技術水平,屬於全球斷檔的領先,有著龐大樣本以及超高道德約束驅使著成為一線業務的頂級“熟練工”;但是,在醫學、病理學或者其它相關設備研發以及前沿技術探索上,就只能想辦法追蹤研究。

  可以這麼說,安獨秀雖然沒有搞優質生源截胡,但學校影響力還是擴大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