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14 我不知道啊

什麼狗屁兄弟院校,分贓的時候可不講什麼兄弟情義。

對此張老闆本人毫無感覺,只是對松江水產大學的海洋養殖技術也很感興趣,當然學校的技術並不用在松江本地,其實驗基地在兩浙省。

“李教授。”

“張總請講。”

“有沒有興趣在崇州開個實驗基地?我剛聽王校長說,李教授在鹹淡水養殖上也有研究突破,剛巧我有三個類似情況的產業基地在。兩個在崇州,一個在嶺南省的雷州。雷州遠了一些,崇州離得近,要是李教授願意,我專門給你配一條機動船外加一個車隊,給你的團隊使用。”

“……”

“……”

其實李教授已經打算收山,以培養學生為主,他手頭的學術資源,加麻大那裡可能還要多一些,國內反而沒有那麼雄厚。

畢竟競爭對手很多,而且成果也遠在他之上。

別說“四大家魚”,就是大閘蟹還有沼蝦,產值都遠遠超過鯿魚,不是一個量級的。

“四大家魚”之後第五個是誰很不好排,建國十來年之後,“武昌魚”才開始推廣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但即便這樣,鯿魚依然沒有穩定住“四大天王有五個”的地位。

差了點兒意思。

所以李教授在重複研究上,追蹤國外養殖技術其實更多一些,當然對中國而言,吃飽吃好是重點,大項目是自研自有即可,次一級技術項目追求的是實用性。

張浩南沒有因為李教授重複研究就貶低的意思,恰恰相反,重複研究只要能掌握技術,那落在他手裡,變現能力要遠超國外競爭對手。

“這……有點突然啊,我其實……”

很顯然李教授沒有想到張浩南會邀請他再開一灶,他收山的想法其實很明確的,待遇什麼的也夠了,再搞點錢,那麼作為一個學者的一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再起航這種需要少年壯志的事情,他是真沒想過。

而一旁陳校長眼珠子都快鼓出來了,有些事情,別人不知道,他知道啊!

就那鰻魚,陳校長敢指天發誓,倭奴大阪府只要能大量供應鰻魚飯的店,一定用了“沙食鰻鱺”。

其中有沒有走私他都懶得廢話,但這可是活體黃金,真要是弄一個在松江水產大學手裡,他請張浩南過來做名譽校長都沒問題,只要松江市政府同意,今天就可以廣而告之。

不過陳校長沒有著急到催促李教授的地步,他是跟張浩南接觸過的,知道張浩南風評。

“李教授,先不要著急答覆我,考慮考慮,不過請一定要相信我的誠意。”

張浩南沒有透露到底是弄鰻鱺還是蝦還是魚,但不管是哪樣,附加值肯定超過鯿魚。

這一點李教授自己也清楚。

而且松江水產大學能夠通過鬆江市政府直接求到新聞聯播最佳男主角那裡,那怎麼地也算張浩南一個馬勺吃飯的,除非有重大路線分歧,否則張浩南不會無緣無故坑他們一把。

現在猶豫,純粹是心態沒調整過來。

李教授尋思我剛表示“吾之一生一片無悔”呢,突然讓老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是不是有點太跨越?

好在都沒有把話說死,有餘地就好啊。

在松江水產大學的訪問考察就是表達一下態度,“沙食系”跟學校的合作是頂層設計,張浩南獨斷乾綱,高管沒人會去質疑。

丁總決定的事情,會有人指出哪方面不足,哪裡可能有風險,但張總……抱歉,一定是我哪裡欠缺考慮,絕對是我沒有想到張總的深意。

懷疑?

不存在的。

“百分百成功率”,我的老闆沒有敗績。

無敵的張總做啥都是一點都對,如果我產生了懷疑,那應該是我要反思,而不是張總。

高管其實都是受過優秀教育甚至是在政府部門做過一把手的,但怎麼說呢,在“沙食系”混口飯吃,有時候迷信也是一種科學……

很複雜,但管用。

到了飯點,整了一桌“本幫菜”,不是大廚手藝,而是本地廚娘張羅出來的家常菜,吃得蠻舒服,張浩南一高興,還送了做菜阿姨一摞“沙記連鎖”的消費卡,也能在“沙洲興隆”超級市場使用,但松江店還在籌備中,最快也要明年三月份才能完成開業。

原本打算去醫院看看周妍的父母,結果掌門安獨秀突然冒了出來,他是來松江交大公幹,順便參加一下港口通訊設施升級改造的會議,畢竟是權威專家,不可能真的一天天縮辦公室數錢。

聽說張浩南在這裡,也是因為“熊貓大陸”,助理上網的時候看到了,於是提了一嘴。

然後師徒二人就跑去打了一通羽毛球,出了一身汗之後,安獨秀很是輕鬆,自從張浩南給學校搞了很多很多錢之後,他也懶得加班了,沒必要會議也不參加了,出差也少了,也有時間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