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土間埋 作品

第二百九十二章 倩女幽魂上映

方宇是個很懂電影內幕的人。

實好的電影,他從不營銷。

像《鬼影實錄》、《我是傳奇》、《潛伏》、《我不是藥神》

他心裡沒那麼多底的,例如《畫皮》這樣的,沒有“前車之鑑”的電影進行翻拍,他就會動用一點手段。

不過他的營銷與同行花大價錢請水軍誇電影好不同,他營銷的是自己的熱度,從來不專門找一大幫水軍尬吹自己的片子拍的好。

相對比後來的那幫電影人玩的套路,方宇給自己炒熱度的做法簡直就是白蓮花,他再看不慣凱哥的《冇極》,他也沒動自己的媒體力量去黑過《冇極》一句。

後來的電影打擂臺,先手就是拉踩同期的對手,你想好好拍電影講故事還不行,因為對手的水軍會衝到你的大本營,衝到你家裡宣傳他們的電影有多好,你的電影有多差多差。

後來的電影投資,電影的成本給演員一大半,再給水軍公司一部分營銷一部分,剩下那點可憐的成本,才用來拍電影。

那拍出來的能是什麼好貨呢。

張口就是大幾十億投資,這種話真的只有傻子才信,資本想回本都要上百億票房,資本從來都是逐利的,從來沒有什麼資本是賠本賺吆喝。

這樣的案例太多太多。

雖然方宇很不想承認,但華語電影確實是不行了。

這不行的主要原因,還是資本與電影人本身的問題。

原先華語電影好的那幾年,是煤老闆進入市場,不把錢當錢,不在乎電影賺不賺錢的那幾年,他們那幫人,才是真正的好資本。

現在的華語市場,漸漸地,已經不拿觀眾當人看了。

例如凱哥這種,拍一部戲,說自己投了三億,實際上花了多少錢不知道,上映前各種好評如潮,影評人力挺,業內大佬點贊。

等觀眾真的去看過以後,才發現自己上了個大B當。

這樣的做法一直延續了下去,電影拍的好,不如營銷營的好,甚至有的電影,水軍挑不出哪好,都能臉皮很厚的來一句演員長得都很帥,腹肌很有型這樣的話來尬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