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何歸 作品

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兵易水



            治粟內史儲碭是個難纏的人,南營尉官也不是個省油的燈,祝新年堅信南營尉官不可能要不到糧,治粟內史也不可能把南營的人餓死,所以他毫無顧忌地命人將南營所有的糧草全部裝上了飛鳶。

然而,就算是修真者們不用每天都吃飯,這些糧草也不知道能撐多久,祝新年自然是希望能越快解決戰鬥越好,但也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要是戰事不夠順利的話,這批糧草很有可能就是他們在十月大雪冰封燕國之前唯一的食物了。

這七千石糧食花了很長時間才全部搬上了飛鳶,這段時間中祝新年一直坐在校場前方的木臺上,拿著南營尉官找來的燕國地圖研究進攻線路。

南營尉官找來的這份燕國地圖年代有些久遠了,雖然山川湖泊的位置不太會發生變化,但城池和兵防肯定與圖中所示誤差較大,祝新年認為這份地圖的可信度不大,此戰不能依據這份地圖上標註的城池方位來佈置戰術。

“燕國那邊有幾個我們的城池,是之前燕國割讓給我們大秦的。”

南營尉官指著地圖上的幾座城池道:“要是以這些地方為根據地再往前推進的話,便可以保證後方無憂。”

保證補給線一直是古代作戰的重中之重,南營尉官的提議是沒有問題的,從這幾座城池出發一路打向燕國都城薊城,中間雖然隔著十幾座大城,但卻是最穩紮穩打的戰術,不至於讓前線部隊失了補給,孤軍作戰。

但這個戰術的問題也很顯而易見,那就是太費時費力了,要打到燕國都城薊城去,中間光大城就有十幾座,小城更是無數,僅僅守城軍加起來就至少超過十五萬人,途中每一座城池都會成為燕軍阻擊秦軍的陣地,這一路打過去別說三個半月了,打上三年都是有可能的。

“王上不僅要打燕國,還要同時攻打代王趙嘉和魏國,於我們而言根本就沒什麼‘後方補給’之說,此番我帶三千機甲士兵去燕國,要以最快的速度帶著燕王父子的頭顱回咸陽,所以補給不是我們最先考慮的事情。”

祝新年的手指在地圖上劃了一圈,原本南營尉官推薦的道路是穿越原來韓國的國境,由此進入秦國在燕國佔領的那兩座城池,以城池為根據地再往北攻打薊城。

但祝新年的手指卻一路往上,進入了原本趙國的地界。

自從秦國攻下趙國之後,這片土地成為了秦國的囊中之物,秦王不僅攻下了趙國,還在趙國與燕國的交界處易水邊上佈置了重兵,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燕國趁機來掠奪土地。

“沿易水打入燕國,此地距離薊城最近,只要我們發起急攻燕國人幾乎沒有什麼反應的時間,即使此地早有防備,我們也進可攻、退可守,比起老老實實一路打上去可要省時多了。”

祝新年深知秦王對燕王父子恨之入骨,剛才王翦將軍也提醒過他,不必真的把燕國全境打下來,只需及時誅殺燕王父子讓秦王消氣就行,只要秦王心中的怒火消了,剩下的仗再慢慢打也是可以的。

南營尉官對祝新年提出的戰術沒有任何意見,反正祝新年現在比他職位高,打仗這種事自然是職位高的人說了算的,而且帶兵出征的也是祝新年,不用南營尉官到陣前去賣命,他也不想管祝新年要怎麼打,只要別把他南營的將士都霍霍光了就行。

“副使大人驍勇善戰,下官自愧不如,這是您點的三千兵馬中的所有先鋒官的名單,其中一等先鋒官六人,二等先鋒官十一人,三等先鋒官二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