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何歸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二章 魚米之鄉

太卜有些驚訝,他原本以為這些大米是從楚國人那裡買來的,沒想到竟然是秦國人自己種的。

“王上心繫民生,這些年一直在興修水利,就在咱們鎮旁邊就有一條大水渠通過,有了水,百姓們能種的東西也多了,原本下官也是試著從楚國人那裡收了一批稻種,想著試一試能不能種出來,沒想到收成很好啊,待多種幾年提高畝產,說不定咱們還能給王宮裡供大米呢!”

縣尹滿臉歡喜,看他的樣子並不是在開玩笑,似乎他真的想把斗拱、清河這幾個鎮子出產的稻子打造成貢品,從此以後咸陽城的官員再想吃大米,就不用千里迢迢去楚國購買了。

祝新年雖然沒有在這片地方生活太長時間,但對此地的感情卻僅次於太平川,現在看到這一片發展地如此之好,也十分欣喜,不禁連連誇讚縣尹治理有方。

“下官既然得到了百姓們的信任與支持,自然是要好好造福於民的,今日得將軍誇讚,下官日後定然更加勤勉,為百姓多做實事。”

祝新年這些年去過不少地方,見過無數官員,但大多數人竟都比不上這小鎮縣尹心繫民生,可見這世上人的德行與地位往往是並不相配的。

飯後,裴少橋和縣尹圍著太卜占卦,祝新年屏退了隨從,自己一個人在縣衙內外逛了逛。

果然如縣尹所言,城郊修建了水渠,將附近那條經常決堤氾濫的河水引向周圍農田,這樣既保住了河流兩岸的莊稼和屋宅,又以河流為中心,以水渠引水惠及方圓數百里的百姓,從此以後百姓種莊稼再也不用每日來回數趟挑水灌溉了。

此時已過飯點,剛吃完飯的莊稼人們來不及休息,又扛著農具下地幹活了,他們的孩子就在水渠邊玩水,偶爾還能從水渠中抓幾隻順水游過來的河蝦。

祝新年臉生,當他路過的時候那些小孩子們都抬起頭來看他,見他衣著華貴,便用帶著濃重的口音的聲調問他。

“大哥哥,你是從哪裡來的?”

祝新年蹲了下來,道:“我是咸陽來的,那是個很遠的地方,需要走一個月的路的才能到。”

小孩子們興奮道:“我知道我知道!咸陽就是國都,國都裡的人不用種莊稼,但每天都有雪白雪白的白麵餅吃!”

祝新年想了一下好像確實是這樣的,不過也不全對,咸陽城裡的人確實不種田,但那些達官貴人在城外都有糧田,只是不用他們自己種罷了。

“最近鎮上來了好多咸陽城的人呢,他們在咱們鎮上歇腳,然後就去了清河鎮,那邊鎮子是有什麼事嗎?大哥哥你也是去清河鎮的?”

有個年紀稍微大些的孩子問道,祝新年想這孩子說的那些人應該都是朝廷安排提前去清河鎮處理遷墳事宜的公差,從斗拱鎮到清河鎮還有三十里路,中途在這裡歇個腳也是正常。

“是的,我也是去清河鎮的,我們要去迎接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去咸陽。”祝新年回答道。

“多麼重要的人需要這麼多人去接他呀?”那孩子又問。

“是個為我們大秦國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他在清河鎮待了七年,現在要回咸陽去了。”

那些孩子們不明白“汗馬功勞”究竟是多大的功勞,但知道那肯定是個大好人,孩子們心思單純,得知有個在清河鎮待了七年的大好人要回咸陽了,他們便琢磨著要送點什麼東西,於是非常大方地將手中的一竹簍河蝦塞到了祝新年懷裡。

這些小河蝦最大的還不足人的一個指節長,簍子裡大概有小半斤,要釣到這麼多河蝦需要這些孩子們辛辛苦苦頂著太陽釣大半天,他們倒是大方,竟然全都送給了祝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