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

  這難道是老祖宗們善良可欺嗎?

  還是古人的智慧不足呢?

  都不是!

  老祖宗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因為沒辦法,中原大軍派過去的代價太大,獲得的收益又太小。

  大唐安西軍,已經是出現在西域最強的勢力,但僅僅那麼一點安西軍,都需要中原的支援才能維持,數十年的時間,根本就不足以建立穩固的統治。

  經常旅遊的人,見到各地的山川地勢,就會明白想要真正的建立統治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洛氏自然不滿足於羈縻統治,洛氏的目標是佔據那裡,再不離開,那就需要一片真正的可以棲身的土地。

  以現在的漢廷,征討西域,如果是一場大戰,能派過去的甲兵,可以達到十數萬。

  但是常駐的兵力,不會超過三千,這個數量的確不算少,打匈奴的一個王部都綽綽有餘,但是打烏孫不夠。

  因為烏孫國以逸待勞是守城,而且烏孫國的甲冑同樣多,作為溝通東西的要道,天山北麓的必經之路,烏孫國是真的富。

  若不是烏孫國處於四分五裂之中,即便是洛無疾也不願意帶著數千的甲兵去送死,勝一場容易,滅一國容易,但是立足卻難。

  想要在西域維持一支三千人的常備軍隊,就需要三十萬的人口,這實在是太困難了。

  漢廷的府庫消耗的那麼快,不僅僅是戰爭,還有建立朔方郡和五原郡的遷徙費、安家費,土地沒有開墾出來之前的口糧費用,各個都是用錢的大頭。

  ……

  洛無疾率領著全甲全馬的五百敢戰士,再加上兩千從無雙侯國徵召的軍隊,五位洛氏子各自率領著洛氏的族人一同前往西域。

  可以說,自邦周時代結束,這是洛氏出力最大的一次,就連誅暴秦都沒有出這麼大的力。

  經過這麼多年的休養生息,洛氏終於再次壯大了起來,畢竟這不僅僅是為大漢開疆擴土,同樣是為洛氏開分基地,是洛氏的千年大計。

  洛無疾率領著騎兵軍隊穿過河西走廊,沿著天山北麓而行,沿途願意提供糧草的國家留下,不願意的則直接攻破,讓國民四散奔逃,就這樣花費了不短的時間才算是到達了烏孫東國。

  烏孫東國是烏孫國分裂出的一部分,在伊水河谷東端,國中有大片的草原,後世的空中草原就在這裡。

  烏孫東國的騎兵不少,所以實力並不弱,可惜遇到了洛無疾,若是步兵守城或許活路還大一些,但騎兵作戰那真就是找死。

  當年洛無疾和匈奴大戰,那都是十萬計的騎兵廝殺,西域這幾千騎兵,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洛無疾帶著洛氏的騎兵僅僅兩個衝鋒,就將烏孫東國的騎兵斬於馬下,然後進了烏孫東國的都城,砍下烏孫小王的頭顱,宣佈西域都護府成立,暫時以東城為都護府的辦公地點。

  西域都護府建立之後,主要面臨著兩個問題,第一是守衛現有的成果,第二是如何持續的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