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薨

   

   

   

   朕有了一些想法。

   

   

   

   是否能夠在廣袤的山東之地,分封王國,然後在王國的關鍵縣城中分封徹侯,為諸侯王和徹侯保留掌軍的權力,但是收取政務權力,然後再在連片的王國和侯國之中設置一些直轄的郡縣。

   

   

   

   這樣既保留了諸侯王的一定實力,可以有效的震懾朝廷中妄圖篡位的人,又通過徹侯遏制了諸侯王。

   

   

   

   您說過的,徹侯這些軍事貴族是依賴於皇權而生存的,一旦沒有戰爭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很快就會衰落成為普通的封地貴族。

   

   

   

   至於設置郡縣,正是您講述的當初在羋姓楚國實行的政策,比如將吳國劃為三個郡,這樣越國和楚國之間就失去了聯繫,不至於讓王國都連在一起。

   

   

   

   這樣朝廷官吏、諸侯王、徹侯就能夠達成一種平衡。”

   

   

   

   “陛下,您真是聰慧異常,是上天賜予大漢最珍貴的禮物。”

   

   

   

   洛新聞言實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不論劉恆的想法能不能成行,在他的這個年僅能夠說出這番話,已經非常不得了了。

   

   

   

   最關鍵的是他能夠舉一反三,通過洛新為他講述的各種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方針政策,而自己根據現實組合起來,這是一種很不尋常的能力。

   

   

   

   劉恆聽到洛新的誇獎很是興奮,在他眼裡姑父是天下最厲害的人,那得到姑父稱讚的自己就是第二厲害的,他笑著問道:“姑父,剛剛朕說的那些您認為怎麼樣呢?”

   

   

   

   劉恆第一次在這種涉及整個天下的政策上提出自己的意見,洛新深諳教育要經常鼓勵孩子,他當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打擊劉恆,最多就是之後在落實上修修補補,多費點勁而已。

   

   

   

   於是溫聲道:“陛下您的建議非常具有操作性,是可以落實下去的,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王國、侯國、郡縣的選址,怎麼讓他們犬牙交錯起來,怎麼讓他們保持平衡,而不是直接一方吃掉一方。

   

   

   

   諸侯王、徹侯和郡守縣令的選擇都很重要,諸侯王和徹侯若是沆瀣一氣,這項政策就失去了他的作用,郡守縣令若是無能,甚至攀附權貴,就會唯諸侯王與徹侯馬首是瞻。

   

   

   

   您還記得臣為您講述諸國變法時說過的話嗎?

   

   

   

   秦國的變法基本上是照抄魏國變法,楚國的變法也是很大程度上照抄了魏國的變法,諸國變法大同小異,變法的內容就在那裡放著。

   

   

   

   其中的差距在哪裡呢?

   

   

   

   就在於執行!

   

   

   

   現在同樣如此,您天馬行空的規劃,需要貴族、官吏、豪強,乃至於百姓去落實,這些人才是決定政策成敗的關鍵。”

   

   

   

   劉恆聞言若有所思,望向洛新說道:“姑父,您推行這項政策時,朕可以在旁邊跟進嗎?

   

   

   

   您不止一次的說過,中央朝廷的命令落到地方就會完全變樣,一定要時不時的關注,才能保證政策的完整實現。

   

   

   

   朕想要看一看一項政策從提出到最終的實現到底會遇到哪些問題。”

   

   

   

   洛新笑道:“您是諸夏的天子,大漢的皇帝,臣是您的臣子,您當然可以跟進這項政策,這正是臣想要帶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