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紅瘦 作品

第142章 關於織女塘

他們在義莊的院子裡等得有些久,瀛姝的腳踝都站得有些發酸了,才見柳太醫從屍房出來,蟋童已經不復紅潤的臉色了,面頰上像起了霜,單薄的身體瑟瑟發抖,瀛姝不由同情起這個孩子來,跟玄瑛交代了幾句,玄瑛於是從車上,取了件薄氅衣,那薄氅是瀛姝的舊衣,暮山紫為底色,銀霜線勾勒出雲舒紋,蟋童披身上,倒也沒有更添柔媚之氣。

柳太醫解開蒙著鼻和嘴的罩布,除去手衣,玄瑛已經備好加了蒼朮粉的淨水,他洗好手,才跟瀛姝道。

“死者並非死於匕殺。”

“不是死於匕殺?!”瀛姝吃驚道。

“死者是溺亡的,口鼻中有泥沙,足踝小腿皆有傷痕,我斷定是為水草纏住腿腳,且死者被拋入水前,先是為刀匕刺入胸膛,再被剜目斷舌,她已負重傷奄奄一息,雖會泅水,然而不幸又被水草纏住腿腳,導致無法逃生,終被溺亡。

而且據我推斷,死者應是在二十三日至三十日前死亡,與失蹤時間略有出入。”

“也就是說,死者死亡在前,失蹤在後?”

柳太醫點點頭:“但這點我不能十分篤定,還需要進一步調察才能應證。”

瀛姝決定先去織女塘。

她問玄瑛:“白瑛可打探清楚了,為什麼左近的民眾將此塘稱為織女塘?”

白瑛此刻並不在面前,瀛姝交代給她另幾項任務,但玄瑛對於白瑛的打探結果是一清二楚的,今日雖是一行五人,可乘坐的是鬼宿府的大車,車廂一點都不逼仄,玄瑛就跽坐在瀛姝身邊,聽問,回答時沒有刻意壓低聲。

“織女塘附近的南澤裡和南浮裡,過去是紡織工戶集居的地方,大約是在三十年前吧,發生了一件事案,有個女織工袁三娘,嫁人後不為婆母所容,她的婆母就以不孝忤逆的罪名將她沉塘了,誰知未過多久,袁三孃的婆母先是目盲,後舌頭生瘡,藥石難醫,就請了巫師問卜,巫師說是袁三孃的冤魂索命,惡婦是死定了。

袁三孃的婆母瘡症越來越嚴重,舌頭竟因病症斷了,死狀十分悽慘,四鄰都相信了袁三娘是枉死,她的婆母是罪有應得,於是就把那塘稱為了織女塘。”

柳太醫聽後緊緊皺著眉:“多年前我也遇見了一個患者,也是眼睛生惡瘡導致了眼珠脫落,且鼻子也已開始潰爛,這是疑難之症,我一直沒能查清楚病因,更別說治療方法了。”

瀛姝若有所思,南次卻掀開了一面垂簾,看向車窗外,不像剛才在義莊時,此刻鬼宿府的親衛已經趕上圍住了這輛大車,人馬其實擋住了窗外的景緻,南次也並非為了賞景。

他在猜測,剛才那個極有眼力的義莊守,應當又會賺一筆油水。

織女塘,塘水渾濁,塘邊有好幾塊平滑的石板,這裡應該時有附近的居民前來汲水浣衣,大約是因為發現了浮屍,居民們暫時都不敢來了,四圍顯得格外安靜。瀛姝發現不遠處有間空置的破屋,屋子四周是一片柚樹,不細看,極細忽略果樹間隙裡露出的一角瓦頂。

柳太醫很快斷定,破屋就是殺人現場。

屋子裡有殘留的血跡,連兇刀都棄置於屋角,柳太醫剛才還驗看了死者的衣物,裙帶斷裂開,半條裙帶也在破屋裡,裙帶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