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溪凰躍 作品

第三百八十章 戰場遺址

    總覺得是虧欠著什麼。

    聯想當初,孫權舉十餘萬眾前來進犯時。

    張遼尋他們二人一齊前來議事,共商禦敵之策。

    那時節,張遼決意先行挑選精銳步騎殺出城外,予以給吳軍一記下馬威。

    他們二人還是持反對意見,主張固守城池呢。

    若不是護軍薛悌拿出曹操臨行前所留的錦囊。

    恐怕不會有八百人震懾吳軍的壯舉了。

    現在兩人回想起來。

    吳軍十餘萬眾聚集合肥城下,連續強攻十餘日,己方都能堅決的防守,未有絲毫的動搖。

    這與張遼先行領八百人精銳出城襲擾,打擊吳軍士氣的舉動關聯極大。

    後面吳軍退走,又是張遼力排眾議命全軍殺出,方才有一戰而重創敵軍的大勝。

    回想著此戰的經過。

    此戰以後,數人間不睦的關係亦是有所改善。

    李典,樂進都對其心生敬仰!

    現在瞧著張遼為他們分功,二人亦是內心間一陣感動。

    隨即,身性一向較為隨和的李典與從旁的樂進對視一眼後,先行站出來拱手吐落著:

    “丞相,去歲大破吳軍,令孫權不敢在心生染指我合肥此地的一戰,主功末將以為當得張將軍莫屬。”

    此話方一落罷,不待張遼繼續言語,李典與樂進二人分別就將去歲此戰的經過如實講述。

    曹操一聽,面容間無不是升起大喜之色。

    他遂是沉吟半響,方才沉聲說道:“諸位將軍此戰皆所立戰功,若無你等齊心協力,共抗吳軍,恐合肥危矣!”

    “不過,文遠將軍膽略超群,即便面對江東十餘萬眾,卻依然膽氣橫生,差點率八百餘人就活捉了孫權賊子。”

    “本相決議,張遼聽令,擢升汝為徵東將軍,望爾日後繼續奮勇殺敵,為國守衛邊地。”

    “多謝丞相厚恩,末將絕不會辜負您的期許。”

    一言吐落。

    張遼頓時是面露大喜之色,遂激動的拱手謝恩道。

    從旁樂進,李典見狀,亦並未有羨慕嫉妒的情緒展開,反是齊聲祝賀著。

    至於樂、李二人,亦有封賞。

    曹操鄭重思索過後,遂也各自增封食邑百餘戶。

    一瞬之間。

    城門四周,無不是歡喜連連。

    緊隨著,曹操反是興致越濃,直直說道:“聽聞對岸的逍遙津即是去歲眾將軍大破吳軍所在的戰場遺址所在?”

    “不知哪位將軍願與本相一道觀摩一番我軍健兒大戰賊子的遺址乎?”

    此言吐落。

    從旁的樂進連是拱手進諫著。

    “丞相,那逍遙津處在南岸,時常有吳軍兵卒出沒,未安全起見,末將以為,還是不能冒險為好。”

    此言一出,一側的親衛將許褚也是同樣附和著。

    他護佑了曹操十多載,最為看重的就是其安危。

    現今間聽聞南岸危險重重,他自是出言予以反對著自家丞相這一臨行起意的想法。

    只不過。

    眼見著諸將有所反對,曹操那一雙朦朧的眼神卻似乎是有所透著陰冷的目光,臉色亦有所陰沉。

    一側的張遼察言觀色,注意到這一幕,連是拱手道:“汝等就不必擔憂了!”

    “去歲遼率大部於南岸的逍遙津大破吳軍。”

    “就由遼護佑丞相觀摩戰場遺址吧。”

    隨著張遼主動站出來,曹操遂也藉機敲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