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溪凰躍 作品

第124章 進諫

    想要復興漢室。

    單憑他們這一代人,想要在數載之間就完成,難度可想而知?

    而似關羽,張飛等這一輩足以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年紀上已是歲月不饒人。

    也在戰場之上活躍不了多久了。

    這些東西,以法正的聰慧,自然也是能夠看出的。

    他也理解劉備欲開始培養似趙統這類足夠出類拔萃的二代後裔等將領。

    自不會出言反對!

    瞧著自己最引以為傲的謀臣都沒有生出何等心思。

    劉備心下也漸漸有了底。

    緊隨著。

    他將此事暗暗記在了心底,等待準備忙碌完關於漢中戰後的事務,待局勢徹底穩定下來以後,便付諸實施。

    當此事稍微落一段落。

    此時,兩側的法正、黃權二人不由相繼對視了一番,遂面上微微流露著輕笑之色。

    二人輕輕交換了一番意見後。

    法正隨即當先拱手勸誡著:“主公,現漢中已下,卻不知主公下一步可有何打算呢?”

    忽聽聞此言。

    劉備心下神色一動,一時不知法正何意,遂稍作沉吟,遂如實回應著:“我欲先屯駐南鄭,待州郡安寧,政局穩定。”

    “然後便攜眾班師而歸成都,待休養數載,積蓄軍械糧草,等民殷糧豐之際,再度誓師北伐,以收復西都。”

    “以待還於舊都,欲似高祖東征滅賊,效仿光武一般,滅賊興漢,再創大漢盛世。”

    “卻不知孝直以為此舉如何乎?”

    一語擲地有聲而落。

    重新將此話題拋回至法正處。

    一言而落。

    法正似是胸間早有良策,此刻也是面色浮現微微一笑,輕輕拱手予以回應著:“啟稟主公,當按此行事也!”

    “但正以為,再度誓師北伐之前,主公應還錯漏一事,尚未實施也。”

    此言剛落。

    劉備神情微微一凝,有些驚訝道:“孝直,所指何事?”

    “主公,應順天承命,上表奏請天子,以表為王。”

    “如此,方才可名正言順,起兵效仿高祖,光武那般伐奸賊曹氏,以匡扶漢室,重振大漢河山。”

    一番番的話語落罷。

    法正此時間亦是面色無比莊重的徐徐道來。

    “啊?”

    此言一聽,劉備瞬間面色大變,遂立即駁斥著:“孝直所言,日後休得再度提起!”

    “此事萬萬不可也!”

    說罷,劉備面色一板,高聲道:“我自起兵以來,拼搏至今,方才據有了兩川之地,可現今之間,天子蒙塵,尚且居於曹賊鼓掌之中。”

    “天下百姓亦是身處水深火熱之間。”

    “我尚顧還未有付有餘力解救之。”

    “又豈能在此緊要關頭,表奏天子以繼王位乎?”

    一番番的解釋之下。

    劉備面色上也是越發嚴肅起來。

    他直直駁斥著法正稱王之提議。

    瞧著主上如此做派。

    法正悄然向從旁的黃權使了一記眼色。

    另一面的黃權便面色嚴謹的分析起來:“主公,您乃是漢室帝胄,又是當今天子親自查閱宗譜所承認之皇叔。”

    “現天子蒙塵,被困於深宮之中,且自身沒有自由可言,又如何能拯救深受其害的大漢百姓乎?”

    “主公且身為純正的漢室宗親,理應上表奏請為王,遂號召天下臣民一齊反曹。”

    “以便早日清掃奸賊,肅清漢室。”

    “以令大漢重歸一統。”

    此言一落。

    黃權也開始為劉備講述起了大道理。

    此言一落。

    法正遂也立即接過話茬,繼續說著:“主公,昔日,高祖帝曾有白馬盟氏,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逐之。”

    “但現今之間,曹賊一介異性,尚且逼迫天子,殘害諸如荀彧這般的漢室忠臣,擅自令立為公爵,又加九賜。”

    “並在鄴城周邊大肆挑選封地,又將鄴城立為魏都。”

    “此人之篡逆心思,早已是昭然若揭。”

    “若主公如今如不順天應人,豈不是將大失眾望?”

    “主公若不上奏天子為王,又如何順天意,應民心,號召天下士民共討曹賊耶?”

    “萬望主公切莫推辭也!”

    一記記的話語徐徐落定。

    可即便是二人已經將勸誡之言提及到了這個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