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少俠 作品

第138章 出兵青海

    這番話一說出來,所有人都知道朱桂征服青海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了,而朱桂的戰略也很符合大部分武將的胃口。

    武將嘛,哪一個不想著建功立業呢?現在眼前有這樣一個絕好的機會,又怎麼可能放過?

    於是,以會寧侯張溫和景川侯曹震為首的一干武將紛紛站出班來,向朱桂抱拳行禮道:“殿下英明,臣等願望殿下鞍前馬後,馬革裹屍。”

    李景隆看到這幅場景,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阻攔,便選擇了沉默應對,其實他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阻攔朱桂,而是想向朝廷的朱允炆表態,

    只要朱允炆看到他已經盡力阻止了,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畢竟他只是一個公爵,而朱桂才是肅藩的藩王,他是不可能左右朱桂的意志的。

    當然,他也不會傻到向青海蒙古通風報信,暗通敵國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嚴重了,一旦東窗事發,怕是誰也救不了他。

    在肅藩大會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見之後,朱桂開始宣佈了自己的戰略,道:“景川侯曹震,你命你選練三萬精銳步兵,再加一萬精銳騎兵,即日內隨寡人到武威集結,相機行事。”

    自從肅藩實現了大豐收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移民到河西,再加上朱桂之前帶來的那些民戶,人口已經不下十萬人。

    朱桂為了拓展軍力,除了命會寧侯張溫訓練了一萬精銳騎兵之外,還選練了兩萬鄉勇。

    這些鄉勇其實是民兵性質,平日裡種地,戰時可以拿起武器就可以殺敵,雖然他們野戰的能力不如正規的明軍,但是用他們守城問題還是不大的。

    況且,現在詩劍手裡的健婦營已經發展到了七八千人馬,經過這麼多時間的準備,也已經發展到人手一支鳥銃,她們雖然也不利於野戰,但是拿著鳥銃守城還是可以給敵人造成巨大的殺傷的。

    這也就是朱桂訓練健婦營的原因,她們雖然野戰不行,但是拿著鳥銃守城還是很給力的。

    如此一來,朱桂不就可以多騰出七八千精銳甲士進行野戰,去攻城略地了嗎?

    況且,那些健婦們的家就在城裡,她們的身後就是她們的老人和孩子,她們打起仗來肯定會賣命的。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打完仗,下了班還可以順便給孩子們做飯,工作生活兩不誤,實在是方便之極。

    而且還有工資拿,妥妥地錢多事少離家近。

    怪不得有那麼多的婦女同志去找詩劍報名參加健婦營。

    聽到朱桂的命令之後,會寧侯張溫不滿意了,走上前來抱了一拳,道:“殿下,臣也請求隨殿下征討青海,憑什麼他老曹一上來就撈著這麼好的事?您得一碗水端平啊。”

    朱桂一臉無語,軍人自古都是迷戀著軍功的,會寧侯張溫有這個想法也不奇怪,他當然不會因此而生氣。

    但是,他手下現在就這兩員大將,不能都派出去,總得留一個在家裡守基地,至於李景隆,還是算了吧,別說他是朱允炆的人,即便他是妥妥地自己人朱桂也不敢把老窩交給他去守。

    就他那彪炳青史的戰績,寡人實在是害怕啊。

    但是,這件事又不能當眾說出來,否則的話,大家傷了麵皮,那就不太好辦了。

    於是,朱桂只能找了一個似是而非的藉口,沉下臉來,用威嚴的語氣說道:“甘州乃是我肅藩的根本,不可以無大將鎮守。景川侯剛來甘州,情況不熟悉,所以不能留在這裡。

    曹國公要隨寡人去蘭州都運糧草器械,此地只能託付給會寧侯你了。只要你能守好甘州,一樣是大功一件,各位只是分工不同,都是在為寡人效力,不分彼此,不必再爭了。”

    會寧侯張溫聽到朱桂這麼說,也不便在說什麼,便向朱桂抱拳行了一個軍禮,朗聲答道:“末將領命。”

    倒是李景隆聽到朱桂的安排之後,腦後不由地冒起一個大大的問號,殿下怎麼讓我去幹都運糧草的活兒,不是應該留我守衛甘州嗎?

    是不是因為我跟太孫的事情讓他給知道了,他對我不放心了?

    其實李景隆完全是多慮了,朱桂確實對他不放心,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是朱允炆的人。

    他即便是朱允炆的人,也不敢隨隨便便把甘州丟了,要知道,老朱還活著呢,到時候還不得吃了他?

    最令朱桂不放心的自然就是李景隆的軍事指揮能力,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接觸,朱桂對李景隆這個人也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瞭解。

    他這個人不能說傻,反而應該說精明的一批,但是,他的腦子全都用在瞭如何混跡官場,如何溜鬚拍馬上面,所以手上的真功夫便稀鬆平常了起來。

    若是沒有戰事,李景隆這種人絕對能夠在朝廷裡吃得開,最終位極人臣,高官厚祿地享受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