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少俠 作品

第129章 奉旨納采

    接下來的幾天,眾人隨便遊覽了幾個景點,便啟程回京了。

    寡人回京還要結婚呢。

    朱桂等人回到京城之後,京城裡關於他和徐妙莐的婚禮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

    隨著婚期的漸漸逼近,朱桂和徐妙莐也開始各自忙碌了起來,甚至已經不被允許見面。

    和大明的普通百姓一樣,即便是身為藩王,朱桂娶老婆也得按照一定的禮制來,否則的話,女方是不肯過門的,不是明媒正娶,在什麼年代也總是遭人白眼的。

    在古代,結婚的禮制是有定式的,那就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六禮”,第一道程序便是納采,也就是男方派使者或者媒人去女方求親,得到女方願意成親的答覆之後,再開始約定日期。

    兒子結婚這件事永遠都是大事,雖然已經主持過很多兒子的婚禮了,但是朱元璋此刻還是興致勃勃。

    他很小的時候基本上就都失去了親人,現在當了皇帝,對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自然格外重視,巴不得自己的兒子們都早日成家,早日為朱家開枝散葉。

    因此,每到一個兒子結婚的時候,老朱都非常高興。

    為了顯示皇家的氣派,也為了表示對女方的重視,朱元璋特意派他的小舅子——武定侯郭英擔任使者,去女方魏國公家求親。

    說實話,郭英擔任這個職位已經擔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程序早已經輕車熟路。

    皇帝的兒子都是賜婚,不需要媒人說媒,因此郭英的這個使者就承擔了媒人的職能,此外,他還是男方家的主婚人。

    郭英在今天一大早便穿戴好吉服,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一眾僕人和禮物,前去魏國公府裡行納采之禮。

    由於郭英是皇帝的使者,所以魏國公徐輝祖此時必須出門迎接,這個時候,可不能像尋常百姓那樣把人家擋在門外要紅包。

    徐家請的主婚人是宋國公馮勝,二人聽見門口吹吹打打的儀仗隊,便知道郭英來了,於是雙雙出門迎接。

    這時候,身為女方家主的徐輝祖就要鄭重其事地問郭英,道:“敢請事?(敢問是什麼事?)”

    此時,郭英也必須客客氣氣地還禮,然後笑道:“王宮納配,屬於令德。邦有常典,使某行納采之禮。”

    郭英本來是個武夫,一開始背這些文縐縐的東西的時候也是費了不少勁的,然而,好在他已經主持過多個藩王的婚禮了,這套婚禮套話也已經很熟練了,所以這次倒是沒有什麼障礙的說了出來。

    然後,徐輝祖也必須代表魏國公府表態,由於是皇帝賜婚,所以他不能按照尋常百姓那樣去矜持,否則就會被視為對皇帝的不敬。

    徐家必須立即答應下這門婚事,但是出於中國傳統的禮儀,還是要謙虛一下的,於是徐輝祖便作了一揖,道:“臣徐輝祖之女弟,才德不足以備採擇。然恭承製命,臣徐輝祖奉詔不敢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