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馬里奧 作品

第1229章 我林躍,從來都是以理服人

    他選擇對王陽怒目而視,因為“唯有當美國總統這件事我做不到,因為當美國總統必須出生在美國”這話是他跟王陽在盥洗室洗澡的時候說的,現在被林躍拿出來說事,那麼問題來了,是誰告訴林躍的?

    王陽一臉無辜地看著他,心裡委屈極了,天知道林同學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反正不是自己說的。

    這時電影裡那個替董教授出頭的學生站起來,望林躍道:“說得好。”

    他早就看孟曉駿不順眼了,平日裡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尿性,比假洋鬼子韓超君還令人討厭。

    “好!”

    一堆人為林躍叫好。

    然而這份快意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林躍扭臉看向講臺後面坐的董新民。

    “董教授,我認為孟曉駿有孟曉駿的問題,你的教學方法同樣不可取。先說一個個人想法,南北戰爭後,美國黑人的地位不斷提高,到了現代社會,全球化高速發展,美國賴以強大的基礎是什麼?就是孟曉駿所說的美國夢,用它在全世界範圍內吸引優秀人才,正是由於新鮮血液不斷注入,才能保證科技引擎不熄火。隨著美國夢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種族歧視問題會一次又一次地被翻炒,兩黨為了競爭只能迎合這種政治正確,久而久之,隨著黑人族群的壯大,必然會要求更多的社會資源,甚至用野蠻手段來傷害白人和華裔的利益來滿足自身,當黑人用人口優勢綁架了美國,那些貪婪且短視的政客為了選票必然選擇放任和討好,那時節你會發現美國的種族歧視完全反轉,底層白人反倒成為弱勢群體,他們會小心翼翼地發表意見,不敢說得罪黑人的話,但凡流露出一點不滿,就會被扣上一個‘種族歧視’的帽子,於是黑人的平權運動最後變成了特權運動,為整個社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分裂危機。”

    “再說你關於華人的論述,冷靜地,客觀地講,勤勞、聰明這兩個形容詞,我認為這只是我們自封的優點,我聽村裡老人講述抗戰時期的故事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總說我們是最能吃苦耐勞的民族,吃苦耐勞不光是捱餓吧,我見過把自己捆在樹上,吃喝拉撒睡的日軍,我還見過累死在腳踏車上的日軍。自封的優點,會害死自己的。美國人說華人破壞了當地居民的工作機會,我想這個問題出現也有我們的責任,因為很多華人確實破壞了當地的商業生態,舉個例子,美國人的餐館晚八點就關門了,而中餐館會營業到夜裡11點,相同的工作崗位,美國人的月薪定位是1000美元,換成華人,給800就很開心,這叫什麼?站在美國人的立場,這叫破壞規則,這叫惡性競爭。所以你看,你所說的聰明和勤勞,很多華人用在了‘鑽營’上,或許我們覺得這很正常,但是美國的文化土壤所催生的思維方式跟我們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