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一六七章 荷蘭人的商業思維(一)

    本來卡斯滕·庫裡茨中校率領的六艘武裝商船是給位於漢洲建業港西南方數百公里的一個秘密據點,運送人員和物資補給。在準備返回帝汶島的古邦據點時,艦隊臨時改了航線,想著轉道到業港這邊,看看能否有些什麼收穫。

    卻不曾想到,只是在建業港外徘徊了三天,就逮到了一艘漢洲商船,令眾多荷蘭官兵振奮不已。因而,卡斯滕·庫裡茨中校決定在此多停留些時日,說不定荷蘭人的運氣又回來了,可以有更多的收穫。

    荷蘭人在漢洲設立的秘密據點位於後世澳洲北部的基茨港,距離漢洲控制的核心地——建業城,只有不到兩天的航程,是他們據此攻擊封鎖漢洲本土港口的最為便捷的基地。東印度公司為此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並爭取在今年六七月前,將其初步建設完成。

    巴達維亞總督安東尼·範·戴曼已經放棄了在短時間內戰勝和壓服漢洲的打算。對於這種紮根於當地的本土勢力,必須要進行持續地打壓和封鎖,慢慢地削弱他們的實力,然後等待他們內部發生某種變故,或者露出某種破綻,使得荷蘭東印度公司可以趁機擊垮對方。

    荷蘭東印度公司經過數十年的殖民經驗,深諳如何削弱打擊當地本土勢力。只要持續地施加壓力,封鎖它的對外貿易通道,使得對方財力逐漸枯竭,其內部必然會出現某些變化,或者存在內部衝突,那個時候,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最好的機會。

    曾經的萬丹王國、馬打蘭王國、佔碑王國、亞齊王國等等東印度群島上的勢力土邦,都是如此,其內部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東印度公司尋到機會,要麼奪了他們的港口據點,要麼壟斷了他們的對外貿易市場,淪為荷蘭人的經濟殖民地。漢洲,自然也會步他們的後塵。戴曼總督對此,有著充足的信心,只要東印度公司捨得付出一些代價,再給他多一點時間,漢洲遲早會被瓦解征服。

    但是,遠在歐洲的荷蘭本土董事會,對於巴達維亞當局與漢洲之間發生的戰爭,並且已經持續兩年之久。目前來看,仍未有結束的跡象,這使得部分董事不禁報以懷疑審視的態度。他們很顯然並沒有戴曼總督那般有耐心,甚至有些厭煩了。

    要知道,東印度公司可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家跨國公司,也是第一個發行股票的公司,它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特大公司。整個東印度公司由位於阿姆斯特丹、澤蘭省的密德堡市、恩克華生市、德夫特市、荷恩市、鹿特丹市六處的辦公室所組成,其董事會也有多達七十多人組成,但真正握有實權的只有十七人,被稱為十七人董事會,分別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澤蘭省4人,其他地區各一人。

    到1640年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其股票的股息高達40%,每年給聯省共和國政府的分紅都達20%左右。在共和國對抗神羅聯盟以及反擊西班牙人入侵戰爭當中,提供了大量的戰爭資金,甚至還有相當數量的武裝商船隨同荷蘭海軍一起在北海打擊西班牙人的海上力量。

    從前年開始,巴達維亞殖民當局為了應對漢洲的戰爭,耗費了巨大的物資和人力,即使如此,還被漢洲數次攻破他們在東印度群島上的商站據點,尤其是兩次攻佔安汶,造成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丁香貿易停滯達七八個月之久。另外,再加上與爪哇島上的土人邦國,明國鄭芝龍、葡萄牙以及西班牙人等各方勢力的紛爭,使得巴達維亞當局有些疲以應付。而這所有的一切,體現在東印度公司歐洲本部的年度報表上,就是一組非常難看的財物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