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照臨 作品

第605章 五竅田豬頭

    潘晴晴在一邊笑吟吟地看著王小六兒,“舉個例子,我聽聽,我看你到底多大學問。”

    王小六兒瞅瞅她,“考驗我啊?”

    “那泥都說到這裡了,索性給個說法唄!”

    “那行。”

    王小六兒點點頭,“那我就給你說說!”

    王小六兒把那玻璃罩子拿起來,仔細端詳著裡面的東西,然後繼續說道,“就跟舉一個例子,中醫裡,有一味藥,叫乾薑。乾薑,是用生薑炮製而來,而絕大多數時候,生薑都兩種炮製方法。一種是用泥灰包裹住生薑,再慢慢煨乾,叫煨姜。另外一種是要把生薑烤乾了,叫乾薑。如果烤的時候,把生薑烤焦了,這個就叫炮姜。這個是現在常用的說法。但實際上呢,根據古書的記載,所謂的乾薑,其實跟我剛才說的那些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潘晴晴一臉疑惑,“那古書上怎麼說的?”

    “乾薑,其實不是弄乾巴了的姜,有很多講究的。姜這個東西,有一類,在古時被稱為子母姜,子母姜中的那個母姜被單獨拿下來,栽到土裡,等它發了芽,姜芽長大被摘掉了,剩下的這個母姜的塊根,就因為種種原因而變幹了。此時剩下的這個乾巴巴的塊根,才是真正的乾薑。而母姜身上長出來的那個芽,我們管它叫生薑。生薑烤乾了,外形與乾薑一樣,但藥性與之大不同,所以也不能被稱為乾薑。”

    王小六兒又頓了頓,然後嘆息一聲,“現在很多人,在研究古人的方子的時候,不求甚解,往往照著現在人的理解去配古方,最後發現,藥效與古方不太一樣,或是直接不管用,或是大打折扣,而最後,歸咎於古方如何如何,中醫如何如何。殊不知,是自己用藥不嚴謹,很多東西從根兒上就沒弄明白。”

    王小六兒看看潘晴晴,“就好比,一樣的工藝做的辣醬,用南方的辣椒,和北方的辣椒,做出來的辣醬就完全不是一個味兒。結果你做出來,就說是配方有問題,工藝有問題,那不就很美意思麼。況且,就說剛才說的那個乾薑吧。”

    王小六兒搓搓手站起來,用手數著手指頭,“乾薑拿到以後,可以再加工,加工工藝不同,衍生出九種分類,烤姜煨姜、炮姜燒姜、薑絲薑片兒等等,每一樣,加工工藝不同,做出來的東西的用法和用量也有所不同,想把藥性發揮出來,不把裡面的門道兒琢磨明白,那能行麼?”

    潘晴晴在一邊聽王小六兒在那一陣神侃,不由得肅然起敬起來,顯然,王小六兒這一番話,讓潘晴晴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了。

    “難怪,你年紀輕輕,醫術就那麼厲害!”

    潘晴晴點點頭,“還真是真材實料啊!”

    “也不能那麼說。”

    王小六兒搖搖頭,“行醫用藥這種事情,學無止境,誰也不敢說自己就把裡面的門道兒都給弄透了,以我現在的水平,咋說呢,有些東西瞭解一些,有些也不行。”

    潘晴晴在一邊抿嘴笑,“還謙虛上了!”

    “真心話。”

    王小六兒笑了笑,然後把那個“人形何首烏”拿了起來,“實不相瞞,這麼東西,我找了有一陣子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現在從你這裡拿到了,也算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緣分,哈哈!”

    潘晴晴在一邊咯咯笑,“問題是,緣分是緣分,想拿走,可沒那麼容易吧?”

    “咋的呢?”

    王小六兒看看潘晴晴,“又給我出難題啊?”

    潘晴晴在一邊咯咯笑,“我聽你這麼一說,難免不在心裡想!料想著這東西在我手裡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落在你的手裡,就不一樣了!”

    潘晴晴圍著王小六兒轉了一圈兒,有些得意洋洋,“你像啊,這樣一個好寶貝,我怎麼可能,讓你輕易拿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