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若水 作品

二八三 增重目標

    所以楊青對於給火星增重的態度,一向是很隨和的,他希望整個過程會在二十年內完成,所以到時候火星會被增加多少質量,還是個謎團。

    月宮基地的技術進步,也算是日新月異的,僅僅三年的時間,飛船的速度就可以達到十分之一光速了,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近三個月的加速,才能達到這樣的速度。

    說不定等到三年以後,更大推力的引力控制引擎會被髮明出來,那時候加速到十分之一甚至更高的速度,也能控制在一個月以內。

    那時候就算是在火星和藍星距離的極大值,飛船也能在兩個月之內到達。

    雖然火星和藍星距離的極大值,超過了四億公里,不過在一秒鐘三萬公里的極速下,用時也不會超過四小時。

    它所消耗的時間,都用在路上的加速和減速了。

    到那時候,去柯伊伯帶尋找小行星,並且把它帶回來,才成為了可能。

    注意,這只是可能,小行星可不像自家的飛船,沒有能量罩,自身之間除了某些單獨的小行星,更像是一堆石塊的聚合體,牽引的加速度太大,

    很可能會讓它們四分五裂。

    使用常規速度,它們的速度又太慢,跨越四十億公里的距離,就算速度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也不過16.7千米每秒,將近八年的時間,才能進入到內太陽系的火星軌道。

    這還不包括尋找還有減速的時間,因為即使我們在星圖上看到模擬演示的柯伊伯帶,有著無數的小行星矮行星還有彗星。

    柯依伯帶其實在一個環繞著太陽,海王星外側,超過三十天文單位到五十天文單位之間的廣闊區域。

    這個距離已經囊括了太陽系的七大行星,我們熟知的冥王星,降級後也位於這裡。

    這裡看似密集,其實極為空曠,因為這個球體實在太大了,億萬公里的距離內,看不到一個天體的存在,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