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若水 作品

二二四 發佈會

    幸虧在地月軌道間運行的小行星之類的小天體,數量並不在少數,只不過這些對藍星的威脅不大,一般都在進入大氣層以後,直接燒燬了,少部分才有掉在地面上的榮幸。

    小嬡遊蕩在nasa的數據庫裡,要說世界上還有那個組織,對地月間小行星記錄最多,非nasa莫屬了。

    看似人類有了核彈,甚至可以把飛行器直接送上火星,但是對於小行星,其實辦法真的不多。

    小行星的速度都極快,每個小時的速度都在三萬公里以上,大部分都是五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也就是10千米每秒以上。

    核彈在太空的威力受限,然而除了核彈,人類也沒有更大威力的武器可用。

    這些小行星,體積小,速度快,一旦被發現,就已經到了藍星軌道附近,想要攔截,難度就變的極大。

    因為它受到藍星和月球的引力影響,隨時都可能變換軌道。

    這也是nasa經常宣稱,人類又逃過了一劫的原因,因為那些小行星,它也只能預測,然後眼睜睜看著它,跟藍星擦肩而去。

    小嬡很快選擇了一顆編號9527的小行星,它體積在五千立方米左右,質量應該在一萬噸以上,算是對於藍星威脅較大的小行星。

    雖然按照nasa和小嬡的計算,它最終還是會在靠近月球一側,從地月系穿越而去。

    但是誰也不知道,它會不會因為什麼因素,突然撞上藍星或者月球。

    撞上月球倒也罷了,不過是在它無數傷疤上面,增添一處傷痕而已。

    但是要撞在藍星上,那麼就很有可能發生一場災難。

    按照小嬡的測算,它進入藍星以後,會在大氣層的撕扯下,四分五裂,但至少會有一塊的質量,超過一千噸,哪怕在大氣層燃燒,也能剩下一半的質量。

    這樣的質量,以接近十一千米每秒的速度,撞擊在藍星上,威力絕對超過那顆沙皇核彈幾倍。

    所以為了保證藍星的絕對安全,楊青決定,就把這顆小行星,作為打擊目標。

    一方面展示武力,另外一方面就是表示包圍藍星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