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斗不扶 作品

第572章 【開發天水圍】

    港英政府自1841年1月26日開始統治香江,到麥理浩時代,一共擁有25位總督;

    麥理浩自1971年開始任職香港總督,今年才是他的第四年任期;

    可以說,此時正是麥理浩雄心壯志的時刻,聽聞吳光耀的造鎮計劃之後,立馬決定組織港府各部門首腦討論起來。

    雖然麥理浩在管理香江之前並沒有任何行政管理經驗,但缺少官僚主義的他,反而願意為整個香江做實事;

    事實也是如此,前世在麥理浩的任期之內,香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諸多社會福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開發新市鎮、十年建屋計劃、九年免費教育、創立廉政公署以及興建地下鐵路。

    不過“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影響到太多人的利益,即使是港督,也很難大力推進這個計劃,最終雙方形成了平衡,廉價房屋每年推出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完全成了一個“形象工程!

    吳光耀雖然決定支持港府在天水圍興建大量的公屋,但吳光耀知道,這些公屋並不會太大的影響香港地產。

    因為自己的出現,港島已經發生了很多的改變;

    首先,人口比前世的人口,在同一時期內,增加了數萬人,甚至更多;人口增加了,房屋需求也就增加了。

    其次,人均收入水平,在同一時期,應該也增加了15%到20%左右,收入水平的增加,意味著有能力買房的人增加。

    最後,港府已經實行了‘抵壘政策’,意思是內地居民只要抵達香港的市區,就可以獲得香港的合法身份;歷史上的這一段時間,香港經濟大爆發,急需大量的勞動力,所以,也造成了在這一段時間裡,大量的內地居民來港;倘若開發天水圍,需要大量的工人,這些人正好可以提供廉價的勞動力,未來也可以成為公屋的受益者。

    麥理浩在得知吳光耀有意開發天水圍之後,立即和自己的幕僚以及港府部門的一些官員進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吳氏家族有這個能力興建一座能夠容納50萬人的新市鎮,這不但可以刺激香港的經濟,也能緩解香港的一些社會矛盾,比如住房問題、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