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十一章,普查電腦培訓班

    中央局全稱是“中-共中央地方局”,1952年決定撤銷前全國有六個地方局:東北局、華北局、華東局、中南局、西南局、西北局。



    這些叫“地方局”不叫“地方分局”,它不是中央的下一級機構,而是中央在地方的分身。地方局做出的決定就相當於黨中央做出的決定。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地方局這種設置,原因很簡單:在革命年代,全國各地黨組織之間的交通聯絡不暢、通信不暢。



    比如抗戰時期,延安和全國各地的人員交流是極其困難的,中央想派個幹部到地方,得穿過炮樓封鎖線,而且還不止一次。那時候大約有10%的縣委書記、區委書記級幹部犧牲在穿過封鎖線的時候。無線電通信也不可靠,經常一整片地區和延安失聯幾個月。



    信息交流不暢,各地的情況延安是沒法詳細掌握的,許多具體的決定就只能給地方黨組織來做。此時又是戰爭年代,地方組織做的決定有時候又非常重要,因此必須賦予地方組織相當於黨中央的處置權,地方局這種機構就從20年代一直延續到了建國初期。



    六個地方局雖然在50年代初撤銷,但它的影響其實一直持續到21世紀。今天你拿出自己的身份證,看18位數字的頭一位便知道。第一位是“1”開頭的,說明你出生的地方以前隸屬於華北局;



    第一位是“2”開頭的是中-共中央東北局;



    第一位是“3”字開頭說明你那兒以前是華東局;



    第一位“4”字開頭是中南局;



    第一位“5”字開頭是西南局;



    第一位“6”字開頭的是西北局。



    ……



    現在,除了和北京重疊的華北局之外,唐華覺得可以在全國設5個政務數據中心,其實就是5個計算機房。現在主要存儲全國“一普”的人口數據,“一普”結束以後會不斷擴展數據量和數據種類,最後變成行政管理、國企管理、紀律監督、經濟管理、財政管理等等全都能幹的綜合數據服務器。



    一普的人口數據,用有線電報當網線,五個分局的數據集中在政務數據中心那裡,然後寫入一兩百到幾百卷磁帶,然後——火車運到北京。



    現在這年代,傳輸速率最高的方式,就是讓各地統計局把十幾個裝滿數據磁帶的木箱搬上火車,直接運到北京。



    一普在普通老百姓眼裡,不見得有什麼特別稀奇的事情,無非是有兩個幹部上門來查戶口了,掏出幾張卡片讓每個人填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



    這些卡片記錄的信息拿回去,才是開始忙的時候。



    不,應該說,上海計算機所在這些標準人口卡片開印時就開始忙碌了。



    “四角號碼查字法,是由王雲五先生髮明的檢字方法,用最多5個阿拉伯數字,就可以對漢字進行歸類。我們現在每個人手裡都有一本王雲五著寫的《號碼檢字法》。”



    武漢,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南計算機培訓班。



    王守珏和計算機所的兩名“助教”面對臺下幾十名“學生”。這些學生是國家統計局和各省省委負責一普的幹部。



    “四角號碼查字法中,有橫、豎、撇、捺這些基本筆畫,並稱之為單筆,這是很好理解的。同時王雲五還增加了一些稱之為復筆的構字單位,它們是多個基本筆畫的組合,如兩筆交叉的“乂”、“十”等,這樣的復筆稱為“叉”;一撇一捺構成的‘八’、‘人’,這樣的復筆稱為“八”,這些復筆在漢字中也是常見的。”



    “在四角號碼中單筆和復筆共定義了十個,分別用0~9十個數字表示。四角號碼查字法根據漢字所含的單筆或復筆對漢字編號,它是不依書寫筆順的,而是取漢字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四個角的單筆或復筆的筆形,這樣共有四碼,一個漢字用四個數字表示。這種編碼方法可直接用於小鍵盤輸入。”



    “但是,我們的四角號碼輸入法,每個漢字是有5位數字。除了四個角的四個數字之外,第五個數字是這個字的筆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