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八十五章,第四卷完

    當臺灣還在常凱申手裡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會只盯著臺灣。



    現在臺灣收回了,王震都動身去臺灣上任了,作為中國的領導人,再看亞太的地圖時視角就會大有不同。



    主席現在所想的是中國與東歐國家的海上運輸——雖然這一點海運量其實只是中國進出口的小頭——但畢竟被掐了。



    主席還在想近海漁場的安全,雖然現在農業部的統計93%的漁船是隻能在二三十海里範圍打漁的非機動漁船,但也有那麼一些漁船會到東海和南海捕魚。



    “現在國內的工業基礎比較差,造不出大船,我們暫時還以這個戰略方針為主,”主席說,“但是必須大搞造船工業,大力造船,建立‘海上鐵路’,今後若干年內,我們要有條件建立強大的海上戰鬥力量。”



    蕭晉光:“已經確定了,今年夏季海軍和重工業部船舶工業局在上海召開會議,討論下一步海軍的發展方針與造船工業的配合問題。”



    主席:“現在工業部門給海軍搞了幾種先進的導彈,領先美國,這很好。但是再好的武器也要裝在船上,否則開不出海怎麼打仗呢。現在我們利用起義的廢舊軍艦,從蘇聯買的軍艦也是用過的,但幾年以後,形勢會有改變。鋼生產出來了,工廠搞起來了,要造什麼樣的軍艦,就要好好思量了。”



    蕭晉光:“我們現在好用的艦艇平臺確實比較缺乏,但臺灣戰役之後這種情況改善了一點,現在我們從國軍手裡接收了六艘3000噸以上的驅逐艦,比我們購買的蘇聯驅逐艦還要強,夏季的上海會議,就是要討論這些艦如何改裝和使用。”



    主席:“常凱申是個稱職的運輸大隊長啊,在退出舞臺的最後一刻,還給我們送了個大禮物。”



    ……



    主席說六條艦隊驅逐艦是常凱申送的禮物。其實吧,李宗仁可能會覺得是他送的……



    不過李宗仁現在並沒有興趣考慮這些問題。他和贊同起義的前國府高層的專機已在路上,就要在北京降落了。



    歡迎儀式很隆重。



    主席、總理、總司令、宋國母是歡迎人群中的頭排。



    接下來是政協的李濟琛、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四個副主席。



    然後是國家副主席……



    畢竟李總統已經自動成了國家副主席兼政協副主席。



    1925年,孫中山病重,仍前往北京促成南北統一。從廣州出發北上之前,孫中山怕自己在路上堅持不住,就擬定了一個25人的名單,說這二十五人都是在他去世後可以繼續高舉革命旗幟,弘揚三民主義精神的傳承人。



    這個名單裡有廖仲愷、胡漢明、汪精衛。有總理、主席、……甚至有葉TING。然而沒有常凱申。



    其實在1949年10月,天安門城樓上有7位三民主義的傳承人,跑到臺灣的只有2個。三民主義正統其實也在北京。



    現在李宗仁這一群人回來,那就更不存在什麼正統不正統的爭論了。



    從飛機艙門到歡迎人群,是紅地毯鋪成的路,兩側是手持鮮花的學生。



    李宗仁先握住了主席的手:“主席。”



    主席:“你們回來了,很好,歡迎你們。”



    李宗仁雖然與潘漢年聯繫了很久,在美國達成共識立了君子協議,但到了臺灣之後,他還是想過提桶跑路的。後來打消了這個念頭,但他猜主席和總理應該是知道自己猶豫過。今天見主席第一句話基本上還是正面評價了自己的行為,不由得大為寬慰。



    “我們從臺北回到北京,受到熱烈的歡迎,首先應對主席表示由衷的感謝。”



    主席:“國家的統一、和平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李先生順應了這個潮流,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所以不僅是我,全國人民也都表示歡迎。”



    李宗仁:“朝鮮戰爭結束,我們都看到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大力量,過去兩天在上海暫停,我們也親眼看到了祖國建設的偉大成果,感觸頗深,都發自內心地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