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226章,我要把它們都做在一塊硅片裡




    黃坤:“那我回信向玻恩先生表達歉意,告訴他近期可能無法執筆了。”



    “表達歉意是要的,但是你可以告訴他仍在寫這本書。你不妨在信裡告訴玻恩,用隱晦一點的口吻說,”唐華一字一句地斟酌道,“就說,我回到中國一年,在中國繼續物理學的研究,並且見到了中國國內物理學家獲得的重大突破,這是一個工程上的奇蹟和固體物理學的狂歡。您如果能來中國,就可以看到這項奇蹟,也看到晶格動力學的未來。”



    黃坤:“真能把玻恩先生請來嗎?來了就回不去的那種?”



    ……



    “調試好了。唐部長,x小組是準備改進平面光刻設備,用下一代設備生產下一代晶體管嗎?”



    唐華從櫃子裡取出一卷圖紙,攤開在實驗室的書桌上。



    “我是打算用這個設備生產計算機。”



    信息時代開始的標誌是什麼?現在一般認為,eniac的發明只能算是計算機時代開始的標誌,信息時代的開始要從集成電路發明開始算起。早期計算機的信息技術還無法廣泛地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集成電路出現之後,情況就大為不同了。一塊芯片完整地集成了信息控制、處理和傳輸功能,它就可以直接應用於各種工業產品和民用產品,這個時候,整個世界才變成由信息驅動的社會。



    集成電路……也沒那麼神秘,它也不是突然技術爆炸從天上掉下來的。



    採用平面技術加工硅片製作晶體管,就是集成電路的前置技術,也就是光刻機的早期雛形——如果這也算光刻機的話,那它可能誕生於集成電路誕生之前。



    然後第二個前置條件,是知道怎麼在硅片上做所有的元器件。



    在這兩個前置條件達成後,集成電路發明得就很快。原來的歷史上,1956年晶體管大量生產,1958仙童半導體發明年平面技術,1959年用於生產晶體管,而實際上基爾比就發明了集成電路,那時候基爾比所在的德州儀器公司還沒掌握平面技術。1959年仙童半導體的諾伊斯終於水到渠成,發明了和現在的芯片基本一模一樣的封裝式集成電路。



    “這一塊硅片上現在有230個晶體管。”唐華手裡拿著剛才謝希德調試設備時試刻出來的一塊硅片,“不過,還要工人把這230個小米粒切下來,手工封裝好,才能有230個晶體管出廠。其實在平面技術研發出來,送到鴻海公司投入生產之後,我就一直在想,我幹嘛要把這些小米粒切下來?能不能不切?”



    黃坤:……



    “黃教授,如果在一塊硅片上很密集地排列硅二極管和三極管,我要知道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量子計算和驗證工作交給你。”



    “謝工,除了這臺平面光刻設備,電子信息工業局還在朝北京調好幾種設備,到時候裝在實驗室裡,主操作可能都是你。”



    預定在t54計算機上使用集成電路技術,但集成電路產業涉及到的技術、工廠太多,如果要想在t54步入量產製造時,集成電路技術達到稍微成熟一點的狀態,那現在差不多是時候開動了。



    謝希德:……



    “計算機的電路由五種器件組成:三極管、二極管、電阻、電容和電感。我要把它們都做在一塊硅片裡頭。”唐華指著圖紙,“三極管和二極管不用說了,我們現在這張硅片裡就有兩百多個。建立在硅片上的電阻我已經做了一個分立的。電容就更簡單,兩個二極管反向頭對頭就是一個電容。有了電容,那電感也就不成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