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六十二章,把唐華從上海叫回來吧

    因為王永俊自己偷偷來了上海,在上海就開始用t-209的破解,唐華也得調整工作計劃。



    原來的工作計劃,唐華是打算和列別傑夫在上海把tc50的軟硬件研製完成,然後裝箱打包,直接運到吉林,在豐滿水電站旁的超算中心重新組裝,這時候再把王永俊小組召喚過去,在吉林鼓搗m-209的破解。



    現在王永俊帶著情報部二局的團隊來了上海而且工作得不亦樂乎,因此計劃也臨時調整為:在上海開發tc50的破解算法/軟件,並且完成m-209的第一次唯密文攻擊,之後再打包轉移到吉林,轉移的時候王永俊團隊、上海計算所的維護團隊也一起隨行。這樣也挺好,因為破解算法/軟件唐華和老王一起鼓搗,不但開發速度飛快,算法優化也搞得很好。唯一的問題是唐華比原計劃要多在上海呆十來天的時間,只能發電報回北京告訴周璇出差期延長的事情。



    不過趁著在上海額外停留的這十幾天,唐華終於等到了蘇州送來的新零件——t51計算機上使用的運算單元。



    還是和t50一樣的山炮炮彈,但是尺寸略有些不同。t50的運算單元直徑100毫米,長80釐米,t51改成直徑102毫米、長79釐米。



    直徑增大2毫米,可以讓晶體管、電阻電容的排列優化,多插一些小零件。另外,就是故意要做成t50和t51的運算單元不兼容,要不然毛子可能會自己diy,用t51的運算單元往t50上插……



    外觀變化不大,還是明晃晃的薄鋼筒,酷似一枚炮彈的藥筒。旋開外筒,唐華就能看見運算單元內部一列一列規整排列的元器件。



    t50的運算單元每一枚包含330個晶體管,t51是370個。數量增加得不多,因為t51用的還是和t50同樣規格尺寸的晶體管,雖然下一代體積更小的第三代晶體管已經快要研製成功了,但唐華覺得t50上的第二代晶體管還是可以頂一年。畢竟現在蘇聯和美國都沒有同類產品出現,第二代晶體管在1950年的生產中,因為工藝品質的提高,使用壽命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差不多增加了一倍,這也是個重要賣點。



    t51計算能力的提高主要還是依靠計算機工作頻率的提高。從12000赫茲提高到20000赫茲,加上運算單元的小改、晶體管略微增加,綜合起來,運算速度應該能比t50增加一倍。



    可惜現在只有運算單元的試製品,機櫃還沒造出來,否則唐華又可以現場來個diy了。t51的架構和t50差不多,也是12個運算單元、50k存儲器,主要的改進在輸出系統。



    首先是規劃已久的針式打印機,在8月份終於試製成功。以前計算機只能輸出表示0和1的打孔紙帶,現在是直接在紙上打數字和字母出來。



    說到字母,這是t51的又一個改進,現在終於可以顯示字母了。雖然還不是ascii那種字符集,而是用極簡的存儲數位加上晶體管搭建出來的複雜顯示系統,但已經可以顯示26個英文字母和33個俄文字母——都只有大寫。當然,這個“土造字符集”同時也可以顯示0~9的數字和一些簡單的符號。至於在計算機上怎麼顯示字母,暫時也用段碼屏頂著。t50上的七段段碼屏升級為16段,湊合著能顯示26個英文字母——就是有的字母形狀特別奇怪。唐華記得16段段碼屏顯示英文字母的方法,但是俄文字母還真有點撓頭,最後是他和列別傑夫一起搞定的。雖然一部分字母形狀也比較奇怪,但大致上還是能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