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二十六章,可找到你了,達瓦里希(一)

    時間回溯到一個月前。



    1946年5月1日。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



    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盯著外交部送來的這幾頁資料已經看了兩天。



    手抄的文字像是倉促寫作而成,行文語法很奇怪,但好在專業名詞用得都還正確,米高揚大概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最重要的就是其中一頁紙上手繪的戰鬥機三視圖,這就是正文提到的美國正在研製的xp-86的概念圖。



    蘇聯外交部經常給海陸空的各設計局送來一些奇奇怪怪的資料,有的簡略有的詳細,有的經過驗證是假消息,有的則是真料,這些都是要設計局憑直覺和精細計算來驗證的。



    xp-86概念圖的35度後掠角、機頭進氣結構,讓米高揚確信這是真料,這讓他想起了設計局正在研製的i-310項目。很顯然xp-86和i-310都受到了德國ta-183的某些啟發,然後美蘇各自沿著自己的思路對ta-183進行完善和改進。可惜是手繪的概念圖,不是縮微膠捲拍攝的圖紙,米高揚猜想,這又是哪位“外交人員”幾經周折,才狼狽不堪地勉強潛入北美航空公司的設計部,倉促中甚至忘了帶特工相機……至於後掠翼的激波解決,“外交人員”的理解也十分正確,不過,米高揚在今年初已經驗證過了後掠翼確實對此有效。



    不如假設這張概念圖是正確的,我來對美國的這種戰鬥機方案進行一次驗證,看看它的飛行性能如何,再推斷它的作戰性能?



    米高揚這樣想,然後就拿出圖紙和曲線板,照著資料裡粗糙的概念圖,開始繪製(重設計)精確圖紙。



    “xp-86平尾直接裝在機身尾部,這可以減輕垂尾的重量,但在大迎角的時候會造成平尾舵效不穩定……”米高揚心算了一下,覺得是兩個各有優劣的設計。



    “見鬼,這架飛機的升力和氣動穩定性能保證嗎?”畫到機翼的時候,米高揚嘀咕道。他設計的i-310,在後掠翼上安裝了4副面積不小的翼刀,來阻止氣流從翼根向翼尖流動,而這架xp-86的機翼乾乾淨淨,只在機翼偏外側有兩個小翼刀——與其說是翼刀,不如說是機翼上的兩個小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