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236章,赫魯曉夫舉起了銅玉米

    中印邊界發生新的衝突的事,在國慶節以及後面幾天都暫時沒有公開報道。



    噢,現在的國慶節是兩天假,10月1號是國慶節,10月10號是共和節,也稱“中華共和紀念日”,臺灣戰役簽署協議結束民國的統治後,為數不多的遺留的民國元素之一。



    因此,唐華只是從內部情況簡報上看到了這個事,報紙廣播電視都還沒報,應該要等10月10號之後。



    雖然沒有公開報道,但是人民日報10月11日的頭版文章初稿已經好了,中宣部審校之後提交給國務院部委正部級及以上的審閱,就等日子發稿了。



    “印軍越過邊界,蠻橫干擾攻擊我方正常人員工作”



    “全世界從這些照會中,清楚地看到,印度政府是何等粗暴蠻橫,再一次拒絕了中國政府迅速開始中印邊界問題談判的具體建議……”



    “我國向印度提出最嚴重最強烈抗議。”



    “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自己的國土任意被印度侵佔!我們嚴正警告,印方務必懸崖勒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印方需立即停止進攻,立即從日土縣莫爾多等地撤出,否則我方將採取必要的防禦措施……”



    嗯,很好。就看下一篇文章什麼時候出來,文字裡面帶不帶“是可忍孰不可忍”。



    ……



    瀋陽。



    赫魯曉夫出席完國慶慶典後,還安排了到瀋陽、哈爾濱、大連等幾個城市參觀,總共要花大約10天的時間,10月中旬才回蘇聯。



    這才是正確的國事訪問方式,看看中國過去10年的發展成就,還可以看看隨處可見的蘇聯援華重點工程留下的印記,雙方不都其樂融融嘛。



    要是跟原來歷史一樣,那赫魯曉夫可就苦了。窩在北京和主席辯經一星期,辯不過是小事,主席請赫魯曉夫游泳,邊遊邊談。主席水裡一晃一晃飄了兩小時還覺得意猶未盡,共運歷史才講到一半呢,赫魯曉夫這時只能趴在游泳圈上喘氣兒。



    一行人北京到瀋陽坐的是專列,李復春、譚振林、唐華、劉鼐、錢之光陪同。



    這次去瀋陽第一個沒想到的事是——堵車。



    這可是基本沒有私家車的年代,瀋陽,堵車了。



    專列抵達車站後,從火車站到賓館三四公里的路程,車隊就在路上卡了兩次。只見公交車、無軌電車、大工廠自己買的通勤大班車、忙碌運貨和交通的大卡車、中卡車、吉普車塞滿了大馬路,還有烏央烏央的自行車洪流……



    誰讓專列抵達瀋陽下車時,趕上晚下班高峰呢。這時候也沒有為外賓和領導人清空道路的程序化體制。



    “怪不得瀋陽上個月打報告說申請興建地鐵。”李復春說。



    唐華:“瀋陽建地鐵……略微有點早。”



    李復春:“重工業部重型機器局不是能做盾構機了嘛。再想辦法解決地鐵專用的動車組,地鐵我們就能大部分自己搞定了。”



    唐華:“重型機器局能做2.6米的、4米的盾構機,目前主要是給礦山和隧道建設用的。地鐵建設的話,應該要6米盾構。當然能做4米的,6米遲早也能做,但這需要時間。主要是我覺得,北京、瀋陽、長春、上海、天津、武漢這幾個城市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還不到不建地鐵不行的地步。”



    譚振林:“英國186幾年就有地鐵了,那時候中國還是滿清時期,圓明園剛剛被英法聯軍燒了。轉眼世界第一條地鐵通車都快100年了,我們發展比較快的中心城市率先修建地鐵,也不算特別誇張。”



    唐華:“稍微超前一點發展是可以,但難點是投資比較大。”



    劉鼐:“其實這個地鐵,它還有人防工事的職能。”



    蘇聯第一條地鐵是1935年莫斯科的1號線(紅線),然後馬上又修2號線(綠線)和3號線(藍線),莫斯科戰役時三條地鐵都開通了,這時候蘇聯發現了地鐵的第二個好處:只要地鐵停運,那就是絕佳的平民防空掩蔽所。



    不但平民,蘇聯權力機構在莫斯科保衛戰最危險的時候也鑽進了地鐵,部長會議的辦公場所就搬遷到了2號地鐵線上的馬雅科夫斯基站。斯大林也經常呆在馬雅科夫斯基站,而且多次在這裡通過廣播發表公開演講。



    在核戰爭時期,其實原子彈空爆也很難摧毀地鐵隧道,地鐵四通八達的屬性還能讓平民跑遠點,疏散到安全地帶才上地面,不用原地上到地面吃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