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87章,我們創造了奇蹟

    “這真是一條魔鬼般的河,夏天幾場暴雨,整個流域都瑟瑟發抖。如果這條河是在我們國家,我想兩岸的居民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移民逃離了。”



    斯塔格和塗長旺走在鄭州的黃河大堤南岸,過去幾天他只是從望遠鏡裡遠眺黃河大堤,今天走到跟前,才感受到黃河的真實模樣。



    十幾米的土堤,有些區域覆蓋著草木,有些是裸露的泥土。裸露的堤壩材質豐富多彩,有一些夾層看得出來有石塊,有一些夾層的土質緊緻看得出來夯實過,有一些土層則相對鬆軟。如果有可能將黃河大堤縱剖開來,就可能發現從宋元時期到民國曆次施工的遺蹟。



    黃河就是這樣,河床變高了就加高堤岸,洪水來襲,大堤垮了修、修了垮,河道崩潰改道就在新河道兩岸築起堤壩。補丁撂補丁,千百年就是這麼撐過來的。



    塗長旺:“這是我們的母親河,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黃河耕作和居住。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們,我們在這片土地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人不能拋棄自己的家園。”



    斯塔格也只能搖搖頭,嘆了口氣。



    塗長旺:“斯塔格先生,您到中國觀摩和考察,出手相助,修正了我們的氣象預報模型,而且向我們提供了之前缺失的海洋地理歷史參數,對黃淮地區氣象預報體系準確度的提升幫助非常大。中國氣象局和全國人民都對您的工作表示感謝。”



    “這是一個氣象學家的職業原則。我很喜歡你們的工作方式,”斯塔格說,“以及你們的計算機系統,雖然我一直沒見到我們所使用的計算機……這是什麼?”



    一行人沿著大堤下面的土路走了一會兒,這裡是一支部隊的堤上指揮部。指揮部是兩頂敞開的帳篷,其中一頂帳篷有天線。指揮部不時有解-放-軍指戰員進進出出,在指揮部旁邊,矗立著四根有四五米高的旗杆,上面掛著的紅旗在風中飄揚。



    斯塔格指著的,就是這四面紅旗。



    塗長旺:“這個啊,小章,你來向斯塔格先生介紹吧。”



    同行的章基嘉兼職當斯塔格的翻譯,他上前一步,指著旗幟對斯塔格說道:



    “長津湖猛虎團。死鷹嶺阻擊英雄連。議政府穿插大功二連。高雄解放先鋒營。”



    “駐紮在這裡的部隊是26軍59師的部隊,在1950年11至12月,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東線戰場,也叫長津湖戰役中,59師夜間突襲美軍駐守的下碣隅裡,抓住了戰役的關鍵點,使美軍陸戰一師完全被分割,其中59師175團率先衝入下碣隅裡敵陣,獲‘長津湖猛虎團’稱號。”



    “還是在長津湖戰役中,176團一連在死鷹嶺阻擊美軍,全連戰至僅剩9人,陣地不失,阻止了陸戰一師5、7團向下碣隅裡靠近,獲得死鷹嶺阻擊英雄連的稱號。”



    “在第五次戰役中,177團二連在攻佔東豆川之後快速穿插議政府,使當面的美韓軍陷入混亂,為解放議政府和漢城立下了大功。”



    “在臺灣戰役中,175團一營全體掛乘兩棲坦克,夜間翻山穿越密林地帶,撼動了國民黨軍的臺南-高雄防禦體系,獲‘高雄解放先鋒營’稱號。”



    ……



    “這就是那支在朝鮮一戰震撼世界的軍隊……”斯塔格仰視大堤上的旗幟,“很榮幸,我是和這樣一支軍隊並肩向前。但是……這也是你們的工作嗎?”



    斯塔格這句話指的不是搶險救災。他的臉已經轉向了另一邊,在離他們一兩裡的地方,一群身穿軍裝的戰士和普通著裝的農民一起在田裡忙碌。



    塗長旺:“是的,這也是解-放-軍的工作。從7月6日到28日,半個河南的青壯年都把守在黃河兩岸,沒有時間打理農田。現在危險解除了,地裡的農活如果不抓緊時間做完,會耽誤農時的。”



    ……



    7月27、28、29、30日,此次黃河的高量洪峰逐漸排入渤海。7月31日,在勝利油田的鑽井塔頂,瞭望員用肉眼就能看得出來過境的黃河水比前幾天有明顯減少了。



    1958年的黃河特大洪水,就這樣緩緩謝幕,退出歷史舞臺。



    “自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兩千多年中,黃河決口氾濫的年份有543年,總計決溢1590次,大改道五次,災害之慘烈,史不絕書。”



    “1933年的黃河大水災,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黃河下游漫溢31處,決口73處,共104處。受災66個縣,受災人口364萬,死亡1.8萬餘人。”



    “自1946年人民治黃    “這真是一條魔鬼般的河,夏天幾場暴雨,整個流域都瑟瑟發抖。如果這條河是在我們國家,我想兩岸的居民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移民逃離了。”



    斯塔格和塗長旺走在鄭州的黃河大堤南岸,過去幾天他只是從望遠鏡裡遠眺黃河大堤,今天走到跟前,才感受到黃河的真實模樣。



    十幾米的土堤,有些區域覆蓋著草木,有些是裸露的泥土。裸露的堤壩材質豐富多彩,有一些夾層看得出來有石塊,有一些夾層的土質緊緻看得出來夯實過,有一些土層則相對鬆軟。如果有可能將黃河大堤縱剖開來,就可能發現從宋元時期到民國曆次施工的遺蹟。



    黃河就是這樣,河床變高了就加高堤岸,洪水來襲,大堤垮了修、修了垮,河道崩潰改道就在新河道兩岸築起堤壩。補丁撂補丁,千百年就是這麼撐過來的。



    塗長旺:“這是我們的母親河,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黃河耕作和居住。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們,我們在這片土地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人不能拋棄自己的家園。”



    斯塔格也只能搖搖頭,嘆了口氣。



    塗長旺:“斯塔格先生,您到中國觀摩和考察,出手相助,修正了我們的氣象預報模型,而且向我們提供了之前缺失的海洋地理歷史參數,對黃淮地區氣象預報體系準確度的提升幫助非常大。中國氣象局和全國人民都對您的工作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