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83章,有事打我手機




    “這七年都不知道怎麼過來的!”



    ……



    1951年,激光三組成立。9月開學的時候,三組討論了大半年,認為用一束極細小的激光,照射一個有凹槽或凸緣的平面,激光反射回來就存在差異,這個差異就可以代表0和1。



    唐華給了肯定的回覆,認為這個研究方向是正確的。然後激光三組就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獲取波長780納米的小型超細激光器。超細激光器研製成功的時候,存儲載體也確定了,中間有軸可以旋轉的圓形金屬盤。



    啃圓形金屬盤啃了半年,最後認為生產不易,裸露的金屬盤上的凹槽會很快損壞,覆蓋透明塑料層,和金屬的粘結又很不牢固。1953年3月,激光三組放棄金屬圓盤,轉攻硬塑料盤。



    1954年,激光三組終於在蘇州找到可以生產硬塑料圓盤的廠家。54年底,實驗室中首次在硬塑料圓盤上壓出2048個二進制數,讀盤機以2秒一轉的轉速度,讀取這2Kb的數據進計算機硬盤裡。數據是寫在光盤的一個圓圈上的,循環讀取。



    眼看成功就在眼前,激光三組和趙忠堯向唐華報告進展,唐華回:光盤必須以高度擬真的音質,裝下你們師母的一整張密紋唱片專輯,做不到這個不算結題;光盤的數據讀取速度也不夠,不是每分鐘30轉,而是每分鐘500轉,這還只是最低的基準速度。



    當然唐華也不是一點忙沒幫,很快發來對聲音的44.1KHz的採樣收集程序、編碼標準、再加一個雙重自動修正的編碼糾錯體制。另外他們可以在整個電子信息工業局的工廠和研究所尋求技術和產品支援。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



    1954年以後,物理系都知道激光三組踩了一個大坑,進去就別想出來,畢業的本科生都躲著激光三組實驗室,無論如何都不肯報三組的研究生。所以到現在為止,激光三組一共就6個人:4個51屆的初代成員,1個52屆的、1個53屆的。



    在蘇州的硬盤廠,激光三組從硬盤的磁頭那裡得到了靈感。但是在硬盤廠調研時他們驚駭地發現:光盤存儲的音樂以二進制數字形式儲存,簡單一算,如果光存儲系統成功,一張直徑30釐米的塑料片,存儲的數據量會比蘇州硬盤廠的一個汽油桶硬盤還大!



    這個發現既讓激光三組驚駭又讓他們興奮。沒多久新的打擊來了:唐華認為直徑30釐米的塑料片太大,得改到20釐米,還是要儲存一張音樂專輯。



    繼續在黑暗中爬行。



    激光三組雖然還是6個人,但在這幾年,與之協作的單位將近10個,建立了合作和供貨合同的工廠二十多家,而且,雖然啥都沒做出來,但激光三組的經費一直能保證。



    1957年,激光三組優先拿到了少量6微米工藝的數據處理芯片,整個系統開始整合,漫長的研究工作終於看到了曙光。



    ……



    “怎麼一副苦海逃生的樣子,”唐華笑著說,“我在那次會上說的是:你們研究小組是碩博連讀。現在是1958年6月,碩士三年博士……四年,也不算太誇張。”



    孫良方:“其他小組進展都很快,一組半年就把東西按照要求做出來了,他們是碩士,可二組您也說是碩博連讀,可週光召一年就實現了激光數字通信,三年連光纖都開始鋪了。我們心裡就特別焦慮。”



    唐華:“不過我看你們的項目進展,還是有條不紊的,焦慮是有,但是沒有慌亂,這點特質就特別值得表揚。另外,我其實沒有明確指示,但你們在研究過程中,實際上把整個產業鏈串起來了,那麼多工廠建立了協作關係,分散零件的設計都撒出去交給了電子信息工業局的各個單位,這是相當好的工程研究思路。”



    姚言奇:“其實是我們人手少,而且沒有試驗高手,自己製作超精細零件總是做不成。”



    唐華:“那就是歪打正著,也不錯。由於串起了整個產業鏈,這個產品再進行簡單的工業設計美化,就可以量產了。不久的將來,它就可以和密紋唱片機一較高低,而且最終會取代唱片機。今年畢業以後,你們激光三組就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驗室,隸屬於清華大學之下或者電子信息工業局之下都可以。然後,會有新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