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隴一哥 作品

第543章 小賺了一把

    “哦,”江採得到了江奕的首肯,也終於心安了。

    只是看看手上的泰古股份投資情況,情緒又沉下去不少。

    江採的沉悶讓江奕生出了警覺,這個傢伙要是有好事兒肯定第一時間就說了:“怎麼,是不是最近虧了?”

    “江奕,有個傢伙建議我投資了泰古股份,虧了10%,不過投資的本來就不多。”江採瞞不住了,只能把這個說出來。

    江奕指令的投資可是保持著“金身不敗”的記錄,泰古股份的投資失誤太扎眼了,想藏都藏不住。

    更別說那些狗仔隊們很可能會說這個是你的“一大敗筆”、“江採投資的滑鐵盧”之類聳人聽聞的題目抓人眼球呢?

    “泰古股份,是不是英倫的老洋行?”江奕對這個名字不太有印象,只記得有個巧克力是這個名字。

    “是,有個傢伙非說太古有很多物業會隨著房地產價格飆升而增值,所以我們就投了一些。”

    江奕這下子想起來了。

    恐怕江採的想法不僅於此。超人李家在和記黃埔的精彩表現、船王收購九龍倉等都是絕妙一筆,誰不想在這個時候成為香江資本市場上“華資替代英資”的傑出代表人物呢?

    “這個投資也不算差,就按照波段操作吧,要是賣不出去的電話,可以堅定地持有。”江奕明白江採這是踢在鐵板上了,英資四大洋行,唯一一個沒有撤出香江的就是這個太古財團。

    其他三家如怡和、九龍倉和會德豐,都會因為極度看空香江的未來而將資金轉移、在其他區域投資,最終因投資失利而資金緊張、淪為被華資財團收購的命運。

    只有太古財團一直非常謹慎,成為英資四大財團的倖免者。只是這幾年隨著末代總督與華國大陸談得不順利、股價有所下調,長期看應該不會虧。

    “真的?”江採一骨碌從沙發上爬了起來,他已經準備好的藉口還沒有用上,就被江奕“赦免”了,讓他怎麼能不開心?

    至少這套說辭也能拿來對付下屬、應付小報記者了不是?

    “真的,你一定要堅定地看好香江的未來,而且要不斷地加倉。但是短期要看清楚各種擾動因素,核心就是華英談判進展。做好高拋低吸,等待大機會。”江奕給江採定了調調,可保他今後三年賺大錢。

    “哈哈哈,江奕我聽你的。”江採雖然沒有等到大機會,但是江奕的一番話已經足夠他對付職業經理人了,要不然,他怎麼好意思身居高位、做那些人的老闆呢,“對了,你說的巴國的企業上市那件事情,什麼時候開始幹?”

    “紡織企業、零售超市先上市,這次換一個投資公司去實施。”江奕沒想到這個黃光玉這麼厲害,不到一年時間就把整個巴國的零售業攪和地風起雲動,現在具備了改制上市的潛力。

    這個傢伙還真是個資本運作高手。江奕給他的投資建廠的指令,被他轉變成了“設備和技術投資”,在以往強大資金實力的支撐下,成功地在當地攻城略地,並有效地擴大了中東等地的市場,硬生生地把一個夕陽產業變成了朝陽產業。

    而且收購兼併比新建廠多了一個巨大的好處:有了數年的盈利記錄,大大方便了資本市場的操作,如上市。

    “現在香江這邊都在說以後這裡既是大陸企業的跳板,又是南亞企業募集資金的地方呢。巴國這邊可是咱們的自留地哈,以後我給你看好了,一定賺個大錢回來。”江採從原來不支持江奕為巴國公路建設擔保,到逐漸地認可了巴國的發展潛力,現在兩年過去,更是信服了江奕的判斷。

    其實也沒辦法不信服了,這麼多資金投進去,只能往前走、沒有後退的選項。

    “巴國那邊肯定能賺大錢,只是時間要長一些。所以那裡的倉位要控制好,做好長期投資的打算。”江奕一直沒有告訴江採實情,巴國的投資和開發難度係數比目前想象的其實要大得多。

    畢竟,那裡的致勝法寶其實並不是製造業,而是交通和石油。

    是的,直到20幾年後才會發現,原來巴國也是一個富油國,只是發現地晚、開採難度較大,而且位置在那個叛亂的省份。

    至於交通,那裡更是華國抵達中東、土耳其直至歐洲的南線“陸上絲綢之路”的核心,那裡決定著能不能繞開霍爾木茲海峽這個熱點、能不能繞過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以及能不能繞開印地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