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469章 荀彧說侄兒

    荀攸站起身:“能得將軍相助,真乃陛下之幸,漢室之幸也,我當速行,回稟府君,請他速速起兵於袁公相互呼應!”

    袁紹也不留他,親自送荀攸出了帳外。

    ……

    荀攸不停留,則是迅速的離開了袁軍的營寨。

    望著荀攸遠去的背影,袁紹和許攸相互對視一笑。

    “這劉伯瑜倒也算是個聰明人,不將天子接往荊州,反倒是安置於雒陽讓王允和呂布看管……嗯!倒也是一條妙計!袁某雖未見其面,不過一直以來,這小子做出來的諸多種種,實在是令袁某不得不重視於他。”

    許攸言道:“明公所言甚是,劉伯瑜是個聰明人,看的遠也看的透,且深明保身之道,在天下的諸多後起的俊秀中,能達到這種水平的,委實難尋。”

    袁紹笑呵呵的看向遠方:“袁某倒是有興趣見一見這個這位劉家的小郎君了。”

    ……

    荀攸離開了袁軍的大寨,往南而行,大概走出了五十多里,卻見有數十騎在前方的大道上矗立,看其服飾,卻並非袁軍之眾。

    為首的人,荀攸見過,乃是他的同宗族叔,荀彧。

    荀攸眉頭微蹙,翻身下馬步行過去。

    荀彧亦是翻身下馬而來。

    兩人碰面……

    “見過叔父。”荀攸向荀彧見禮。

    雖然荀攸的年紀比荀彧大,但兩人的輩分在那裡擺著,漢朝重禮,長幼有序,禮不可廢,況且荀彧本人學究天人,也是為荀攸所深深敬佩的。

    “公達,你我多久不曾相見了?”

    荀攸掐指微算,道:“自叔父棄官於少府,攸就不曾拜得君顏,仔細算來,當有三年了吧。”

    荀彧嘆息道:“是啊,不想已有三年了……哎,遙想當年,咱們這些人,雖不屬同枝,但家根卻都落在潁川,如今物是人非,我和友若舉族遷人往冀州,而你則是去了荊州……唉,族中可還好麼?”

    荀攸言道:“有兩位叔父代為主持,族中一切無差。”

    荀攸所言的兩位叔父,便是荀爽的兩個兒子,荀表與荀斐。

    荀彧慢悠悠地道:“有此二位主持族中事務,一時三刻,倒也出不了大事,但這天下將亂,賊寇遍地,咱們荀家終歸還是需要扶靠明主,方能保得祖業不失。”

    荀攸淡淡道:“如今兩位叔父皆在袁本初帳下,我亦在劉府君帳下,咱們兩家宗支一南一北,分別輔佐門閥與宗親,日後不論哪一方有所成,這天下皆有在荀家的立足之地。”

    荀彧卻搖頭道:“公達,依我看來,怕是無需這般麻煩了,眼下有一個人,足堪救國大任,既非袁紹,亦非劉表,咱荀家之人只需傾心扶持此人,既能匡扶君上,又能傳揚家門!”

    “還有這樣的人呢?”荀攸頗為好奇地道:“是誰?”

    “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