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186章 荊楚龐 黃

    朝廷下詔,讓劉表代表朝廷補撰《漢記》,而劉表又將此事全權委託給了劉琦,那劉琦便等同於這個國家級文學項目的總策劃人。

    繼上雒之後武功有所盛後,劉琦在荊楚的文治之名,亦是因此事開始在儒林中逐漸傳播。

    自古以來,一旦有官方人士被受命去承擔某種重大的項目,那他首先且必然要面對的,就是數不盡的走後門者。

    首先行事的自然就是蔡家和蒯家。

    蔡瑁身為南郡武臣之首,直接就去找劉表諫言,請命派蔡蒯兩家的經學子弟隨劉琦去荊南一同建學宮、編《漢記》。

    但問題在劉表眼中,蔡、蒯兩家人中,論及經史大家,實在是找不出一個像樣的人來。

    比之蔡諷那一輩,蔡家的學術造詣在這一代實在是差的太多了,可惜了當年蔡諷為他們打下的文風基礎。

    對於治學這事,劉表是真心不想讓那些沒能耐的人在裡面跟著亂攪和。

    但蔡瑁就是這樣的人,只要有好處,他就拼命的往上湊,不論是文的還是武的,一概統統不放過。

    劉表也不好意思直接駁斥了蔡瑁的面子,就讓他去找劉琦,言此事皆由劉琦負責,自己不好隨意插手。

    他讓蔡瑁去找自己的姐丈。

    你們倆也算是親戚了,有什麼事說不開的?

    但蔡瑁跟劉琦還真是說不開。

    他無可奈何之下,只能派人寫書信給劉琦,打算探探口風。

    ……

    自打長安的詔書下來了以後,每日想要拜訪劉琦的名刺,就如雪片一樣鋪天蓋地的湧向牧府,惹的劉琦不得不高懸迴避牌。

    但即使如此,自薦之書亦是絡繹不絕的呈遞而來,劉琦每日士人自薦簡牘,每日最少也要有數十斤。

    不得已,他只能讓李典隨同他一起整理這些自薦的士人簡牘材料。

    “和洽、杜襲、趙儼、繁欽、韓暨……這些從北方來的名士,皆希望可以隨伯瑜一同去往荊南,供職於長沙學宮。”李典翻閱著手中的請薦簡牘,一邊看一邊唸叨。

    劉琦淡淡一笑,道:“這些北土士人初來荊州,受了嚴君的禮遇,卻寧為白身也不走南郡仕途,如今聽說我劉氏得了詔書可以治典,反倒是都紛紛躥出來想蹭些名聲……是不是有點不要臉了。”

    李典嘆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北方士人來了荊楚,劉使君能予以的要職者不多,畢竟南郡眼下的主要事務,都要仰仗於蔡蒯等宗族,若是濫用北地士人,恐會惹出激變,畢竟現在荊州的旁邊就有一個袁術……那冀州的韓馥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麼?劉使君是不想走了韓馥的老路。”

    劉琦笑道:“這倒也好,此些北地士子在南郡為宗族排擠,那我便帶他們去荊南治學,再尋有能力者提拔善用,一則可以助其揚名,二則也盡用其才,三則他們在荊南沒有根基,我也不怕他們像是南郡諸族一樣掣肘於我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