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如歸 作品

第638章 真面目

    肖恩·狄金森一直保持沉默,旁觀兩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頭腦之間激盪出來的思維火花。

    他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足夠的精神丰度,對於這場對話甚至連旁聽的資格都不具備,只會覺得兩人在用人們能聽懂的語言,進行著完全無法理解的交流。

    如果要肖恩進行解釋的話,他會將這段對話如此提煉出來:

    無論是神話存在的必要性,還是當代精神生活的意義,他們討論的其實是一個非常世俗的話題,甚至在新約碼頭賣魚的小販可能都在聊著的話題——“人們該如何度過這一生”。

    在這個問題上,賣魚小販與思想家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前者只會就自己這一生進行思索,而思想家嘗試著為每個人指出一條道路。

    肖恩漸漸明白了尼采的核心思想,也終於知道了他所期待的“至人”到底是什麼。

    尼采憑著強大的直覺感覺到,這個世界的某些重要進程被延宕了。也就是神為人類時代的到來而退避的過程。

    人類早就不該再期盼於神明的救贖了,他們必須自己經歷風暴併成長,而那個擁有鑽石般璀璨、太陽般光輝的靈魂的人,將是所有人類的榜樣,也就是“至人”。

    而至人的來臨是一種徵兆,正式宣告人類時代的來臨。

    尼采自己本想成為那個“至人”,想如同他書中的查氏導師一樣,不斷地在出世的精神寶庫中獲得寶藏,再入世將這些精神上的寶藏帶給世間凡俗……

    可是,他自知於自己精神上的狂熱症狀,所以如今他不再寄望於自己成為那個“至人”,而是在等待他理論中那個完美人類的橫空出世。

    對於肖恩來說,這個設想未免有些太過理想化了。

    “人類從來都是充滿缺憾的,而正是那些缺憾,才讓人區別於密不透風的神。”

    人,也許就是神的缺陷吧。這樣的存在,怎麼可能,或者說,有什麼必要臻於完美呢?

    他看著雄辯的尼采,如此想著:智慧不一定是一種祝福。更智慧的頭腦也意味著更容易陷入偏執的陷阱……

    兩個思想者的對話陷入了暫時的停頓。肖恩想要告辭了,他意識到這個停頓是個好時機,於是站起身:“兩位,我就先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