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原上的牛 作品

三八七 大國也三要速勝

    雯雯和託婭在司令部等了一天,這下子總算知道了,打仗可是個辛苦活。

    但兩個人無所謂,只要能陪著劉大雙,心裡就是甜甜的,也不覺得苦和累。

    晚上回到家,劉大雙飯都沒吃,先把蔣方震的報告拿出來看。

    “劉主席大雙先生臺鑒:

    餘乃華夏軍人,時值東瀛人咄咄進逼之時,不敢藏拙,盡心中所學,盡吾所知,暢所欲言,不當之處,還望賜教!

    東瀛乃一島國,亡我之心久矣!餘留學之時,多有感觸。東瀛人不論軍民,皆狂妄自大,視華夏如豕狗耳。

    然其維新日短,國力尚弱,僥倖勝多幾仗,看似輝煌,實不足懼矣!

    想我華夏,泱泱大國,國土縱橫幾千裡,國民四萬萬之多。雖近代多有不幸,但底蘊深厚,國之根本尚在。積弱多年,也絕非蠻夷可以征服。

    東瀛乃小國,利在速戰,我華夏乃大國,可與之慢慢較量,直至耗盡其國力。

    吾觀先生之保安軍,訓練精良,裝備新奇,戰法多變,對東瀛軍隱隱已佔上風。此乃民族之幸,國家之幸。

    吾所慮者,乃華夏國內,政令不通,各自為戰。如東瀛軍登陸東南,以現今東南各省之軍力,尚無法抵擋。

    故懇請先生,早做決策,救東南人民於水火。

    餘曾在東北幫辦軍務多年,對山川地貌略知一二。

    吉林東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易守難攻。可據此阻擊百濟前出之東瀛軍。如戰法得當,必大量斃傷敵酋。

    ………”

    劉大雙反覆讀了幾遍,對這個蔣方霞倒是很佩服,目光如炬,思路清晰,對形勢及雙方戰力判斷極準。

    “要不要挖挖老袁的牆角,反正這個蔣方震他也不重視,弄個什麼參議在那兒閒著。”劉大雙心裡盤算著。

    本來對於挖牆角一事,劉大雙沒什麼興趣。就他的靖安軍事學院,教學水平絕對高於東瀛及國內其它軍校。

    畢竟劉大雙灌輸的可都是超時代的軍事指導思想和戰略戰術。

    劉大雙不懂軍事,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太具體的他講不明白,可是大的方向他還是說得清楚的。只要大方向正確,很多具體的戰略戰術自然有人去完善了。

    華夏國內什麼東瀛士官學校畢業的,雲南講武堂的、保定陸軍學校的、天津武備學院的畢業生可不少,很多現在也是軍中響噹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