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原上的牛 作品

三三二 神尾光臣

    東瀛的征討青島軍總指揮是神尾光臣中將,對於每天送來的這些情況輕蔑一笑。

    日耳曼人想的太簡單了,憑藉著幾個破地堡就想阻擋我們?

    神尾光臣在東瀛被稱為“三大華夏通之一”,此人在一八八二年便被東瀛參謀部派遣至煙臺,化名鄭永昌。從煙臺出發,歷時兩個月,對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百濟半島進行了詳細的觀察記錄,尤其是各地炮臺的位置、數量、口徑更是做了詳細記錄。

    對渤海及黃海部分海域,使用千斤坨,每隔一百公里,測一次海水深度。對水流、風向也做了記錄,掌握了第一手的水文資料。

    後來,又以商人名義,長期駐在天津北洋水師附近。對北洋水師幾個主要領導的作息規律、興趣愛好等做了詳細分析記錄。

    後又夥同幾個東瀛間諜,乘船進入了旅順口、大連灣、大和尚島、威海衛等港口和要塞,掌握了很多軍事秘密。

    而且為了達到侵略華夏的目的,他向東瀛國內送回許多假情報。大肆宣揚華夏正在備戰,要與東瀛開戰。搞得東瀛國內輿論一邊倒地鼓動反擊華夏。

    甲午海戰的爆發,神尾光臣的假情報起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人是狂熱的軍國主義份子。對於征服華夏,征服全世界有著非同一般狂熱。

    這次擔任青島征討軍總指揮,便是因為他對華夏情況的熟悉及其對華夏國土的貪婪。

    上任後,他向東瀛內閣遞交了一份絕密報告。他在報告中明確指出:“現在是打敗華夏的一次絕好機會,希望國內進行戰爭總動員,從東北、山東兩地侵入中國。國際上歐戰正在進行,無暇顧及華夏之事。如錯失良機,也許今後再沒有機會了。據各方面情報分析,毫不誇張地說,華夏劉大雙的邊區十年左右將在各方面超越東瀛,而劉大雙此人又對東瀛無絲毫好感。一旦華夏強大起來,東瀛再無染指華夏的機會,也許將永世龜縮在幾個海島上,缺少原材料及糧食,無法發展現代工業。不要說成為列強,生存都將成問題。請諸君慎思!慎思!”